[实用新型]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4063.1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9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青;吴清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万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H02K1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接触 感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所述第一铁芯线圈与定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所述第二铁芯线圈电性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转子上的导体连接。取消了碳刷和滑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减低了电机的噪声,使电机可以运行在要求安静的场合;电机实现了不接触电能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有刷电机的火花产出;使得电机可以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大显身手;没有碳刷的磨损现象,使得有刷电机的寿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刷直流电机存在运行声音大,碳刷和滑环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由于电能传递的需要会产生火花,不利于在易燃易爆的地方使用;碳刷的寿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比如一千个小时碳刷就会磨损殆尽只能更换;碳刷和滑环之间存在接触速度的限制使得直流电机的速度收到限制。而且,无刷直流电机必须配备控制器外,还需要使用磁钢等战略资源,使用存在较多的不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直流电机不接触感应换相结构,包括有定子壳和转子轴,所述定子壳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第一铁芯线圈,第一铁芯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第一铁芯线圈与定子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轴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铁芯线圈相匹配的第二铁芯线圈,所述第二铁芯线圈电性连接有整流器,所述整流器与转子轴上的导体连接,第二铁芯线圈转动到与第一铁芯线圈重合时,第一铁芯线圈与第二铁芯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流,电流经过整流器后,向导体供电。通电后的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驱动转子轴旋转。转子轴在旋转过程中,使另一第二铁芯线圈转动到与第一铁芯线圈重合,使另一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通过上述方式,使直流电机连续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铁芯线圈包括有与定子壳固定连接的第一硅钢片,所述第一硅钢片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成对设置在第一硅钢片外壁,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均绕设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均与逆变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环形阵列在第一硅钢片外壁。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二铁芯线圈包括有与转子轴连接的第二硅钢片,所述第二硅钢片外壁设置有复数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成对设置在第二硅钢片外壁,每一所述第二凸起均绕设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整流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环形阵列在第二硅钢片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取消了碳刷和滑环之间的相对滑动,减低了电机的噪声,使电机可以运行在要求安静的场合,如医院、银行、机场等。
2、电机实现了不接触电能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直流有刷电机的火花产出;使得电机可以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大显身手。
3、没有碳刷的磨损现象,使得有刷电机的寿命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4、电机速度做的更高,因为采用了磁场感应没有实质的接触速度的限制;因此电机的速度可以做的更高。
5、不像无刷电机需要配备控制器才能应用;本电机直接可以加直流电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万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万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4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韧性好且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纺纱线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