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5007.X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肖华;曹纯儒;董朝闻;杨珍;龚俊;朱涛;杨浩;耿平;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党婧 |
地址: | 4425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行程 限位 转向 管柱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主要包括转向柱套、花键轴、左底座、右底座、调整手柄,转向柱套的上部设有上铰接轴,转向柱套的下端内设有沿转向柱轴向的导向滑槽,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的角度调节槽滑动连接,导向滑槽内设有下铰接轴,下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下端连接;所述导向滑槽内设有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上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上极限位置处,下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下极限位置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缩短转向柱套调节行程,从而改变了转向柱套翻转和回落的极限位置,规避了转向柱套与花键轴出现脱落、顶死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车转向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转向柱总成主要包括转向柱套、花键轴、左底座、右底座、调整手柄,转向柱套的上部设有上铰接轴,转向柱套的下端内设有沿转向柱轴向的导向滑槽,左底座和右底座上对应于上铰接轴处设有角度调节槽,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的角度调节槽滑动连接,导向滑槽内设有下铰接轴,下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下端连接,调整手柄固定在上铰接轴的一端上。
驾驶室总成匹配自卸车底盘,需要匹配不同布置的方向机和不同高度的车身前悬置。转向柱总成的转向柱套长度需要同时满足方向盘调整到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驾驶室总成翻转到最大角度时,转向柱总成的花键轴与转向柱套不脱落,驾驶室回落到锁止位置时,花键轴与转向柱套不顶死。在实际整车设计时,因为车型限高,车身前悬置高度偏低,方向机布置偏高,造成转向柱套及花键轴偏短,无法同时满足在驾驶室总成翻转和回落,即花键轴与转向柱套不脱落和不顶死两种极限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解决驾驶室总成翻转造成转向柱中的花键轴与伸缩管出现脱落或顶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主要包括转向柱套、花键轴、左底座、右底座、调整手柄,转向柱套的上部设有上铰接轴,转向柱套的下端内设有沿转向柱轴向的导向滑槽,左底座和右底座上对应于上铰接轴处设有角度调节槽,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的角度调节槽滑动连接,导向滑槽内设有下铰接轴,下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下端连接,调整手柄固定在上铰接轴的一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槽内设有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上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上极限位置处,下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下极限位置处。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的结构相同,均有两个限位螺栓组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上设有缓冲器;缓冲器为弧形簧片,弧形簧片的两端上设有沿转向柱径向的滑槽,弧形簧片的两端与两个限位螺栓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缩短转向柱套调节行程,从而改变了转向柱套翻转和回落的极限位置,规避了转向柱套与花键轴出现脱落、顶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扩大此类转向管柱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导向滑槽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行程限位的转向管柱总成,主要包括转向柱套1、花键轴2、左底座3、右底座4、调整手柄5,转向柱套的上部设有上铰接轴6,转向柱套的下端内设有沿转向柱轴向的导向滑槽7,左底座和右底座上对应于上铰接轴处设有角度调节槽8,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上的角度调节槽滑动连接,导向滑槽内设有下铰接轴9,下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左底座和右底座的下端连接,调整手柄固定在上铰接轴的一端上;所述导向滑槽内设有上限位器10和下限位器11,上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上极限位置处,下限位器靠近于导向滑槽的下极限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5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舱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联动型吊耳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