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6229.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8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凯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2;H05K5/03;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焊接 胶粘 密封 技术 卫星 热控储能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包括: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空腔内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第一端盖盖合于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其靠近壳体内部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一胶道,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注液孔;第二端盖盖合于壳体的第二开口端,其靠近壳体内部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二胶道,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注液孔。该卫星热控储能模块采用激光焊接和密封胶双重密封,具有结构强度高,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热控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
背景技术
卫星在太空运行过程中处于真空状态下,真空气压为10-6Pa,使用寿命通常为数月到数年。卫星在太空运行过程中没有自转,只有一面接触太阳而另一面始终接触不到太阳,造成精密电子元件双面温度极度不均衡,因此需要储能模块通过蓄热和放热来保持电子元件的恒温状态。现有储能模块通常是在轻质材料制作的壳体内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并通过热塑密封条、焊接、涂胶等单一方式对壳体进行密封,相变储能材料在固-液转化的过程中导致储能模块内部的气压进行循环变化,加速了储能模块的泄漏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效果可靠的储能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卫星热控储能模块密封持久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其包括:
壳体,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其内部腔体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
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盖合于壳体的第一开口端,第一端盖靠近壳体内部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一胶道,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注液孔;
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盖合于壳体的第二开口端,第二端盖靠近壳体内部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倒角并与壳体内壁形成第二胶道,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注液孔。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壳体为过盈配合,第一端盖的外部边缘和第二端盖的外部边缘与壳体的衔接处形成焊道便于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加强筋,至少一个导热加强筋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相变储能材料流动的开口。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导热加强筋的厚度为0.8-1.5mm。
进一步地,卫星热控储能模块还包括:
第一螺旋密封部件及第一盖板,第一螺旋密封部件对第一注液孔进行螺旋密封,第一盖板对第一注液孔进行盖合密封;
第二螺旋密封部件及第二盖板,第二螺旋密封部件对第二注液孔进行螺旋密封,第二盖板对第二注液孔进行盖合密封。
进一步地,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采用轻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轻质金属材料为铝合金或钛合金。
进一步地,壳体的厚度为0.5-1mm,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厚度为1.5-2.5mm。
进一步地,相变储能材料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焊接胶粘密封技术的卫星热控储能模块,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壳体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均为过盈配合,并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沿与壳体的衔接处通过激光焊接作为第一道密封;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沿分别设置有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与壳体的内表面分别形成第一胶道和第二胶道,便于注胶作为第二道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取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凯新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凯新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6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摔保护结构的儿童故事机
- 下一篇:一种自粘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