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7863.9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君;孙文刚;陈胜;余昌军;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废水 处理 装置 | ||
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厌氧沉淀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包括TRIC厌氧反应器,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厌氧沉淀池的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倒置的锥形状,第一管路的上游端与TRIC厌氧反应器的侧壁顶部相连,下游端与厌氧沉淀池的侧壁上部相连,第二管路的上游端与厌氧沉淀池的侧壁溢流口相连,下游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连,第三管路的上游端与厌氧沉淀池的底部排料口相连,上游端与TRIC厌氧反应器的侧壁底部相连,该第三管路上设有螺杆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对酸性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进而降低危废污泥的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车间产生的酸性废水,先经过预处理单元中的微电解反应塔,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提升废水可生化性,然后经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水解酸化池,利用微生物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再经TRIC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最后排至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利用好氧菌进一步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去除,以满足排放要求。
目前,TRIC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水通过高度差自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颜色偏黑,且携带部分厌氧污泥,使得TRIC厌氧反应器污泥负荷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造成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泥量增大,增加了排泥负荷,导致整个污水处理能力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对酸性废水的处理效率,且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进而降低危废污泥的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包括TRIC厌氧反应器,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预处理单元对厌氧生物处理单元提供经过微电解处理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对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提供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还包括厌氧沉淀池、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所述厌氧沉淀池的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倒置的锥形状,所述第一管路的上游端与TRIC厌氧反应器的侧壁顶部相连,下游端与所述厌氧沉淀池的侧壁上部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上游端与厌氧沉淀池的侧壁溢流口相连,下游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上游端与厌氧沉淀池的底部排料口相连,上游端与TRIC厌氧反应器的侧壁底部相连,该第三管路上设有螺杆泵。
所述厌氧沉淀池位于TRIC厌氧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之间。
所述厌氧沉淀池的上部位于TRIC厌氧反应器上部的下方,位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上方。
还包括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上游端与第三管路相连,位于螺杆泵的上游,第四管路的下游端与厌氧生物处理单元配套的配水池相连,该第四管路上设有阀门。
所述第一管路的下游端位于厌氧沉淀池的侧壁溢流口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7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压式酯化塔
- 下一篇: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夹紧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