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绝缘试样放电试验的激光测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39887.8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丽;章迁平;储贤民;李翔宇;刘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C3/00;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吕薇 |
地址: | 214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绝缘 试样 放电 试验 激光 测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绝缘试样放电试验的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一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第一电极板,底座的两侧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一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一平移小车,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靠近第一电极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极板,连接板的底部靠近第一电极板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激光测距仪;使用时,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上,作为正极和负极,将绝缘试样粘在两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和击穿试验,利用激光测距仪测出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测得绝缘试样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环境中测量绝缘试样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用的放电击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绝缘试样放电试验的激光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设备向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对电力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缘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当绝缘材料受潮或受到过高的温度、受到的电压超过某一程度时,或者外加电压作用下产生很大的漏电流使绝缘材料发热,以至由于游离、电化学反应等因素都会使绝缘材料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表明绝缘材料击穿电压大小的数值叫绝缘强度,是检验绝缘材料的主要项目之一,所以我们在实验室进行多种放电实验,测量其绝缘强度;但是现有的击穿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不能实时测量放电装置板间的距离,都是通过标尺测量或刻度测量放电装置板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低,对于薄片或薄膜试样测量误差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且测量精度高的用于绝缘试样放电试验的激光测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绝缘试样放电试验的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第一电极板,底座的两侧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一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一平移小车,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靠近第一电极板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极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相对设置,连接板的底部靠近第一电极板的一侧固定设置一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发射端位于靠近第一电极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底板以及连接板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有机玻璃的透明度好,便于观察,且有机玻璃的绝缘性和导热性都很好,有利于对电极板的保护。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采用圆形铝板,且两个圆形铝板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外边缘沿其圆周分别套有宽度与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厚度相等,厚度为0.5cm的绝缘圆环,在击穿或放电试验过程中,有效避免高压电极板与空气间的放电现象。
优选地,所述绝缘圆环和导轨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具有耐火、阻燃特性,制作简单、绝缘性能良好、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一带刹车的滚轮,通过滚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当将绝缘试样固定后利用刹车将平移小车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中所述的平移小车可以在底板上移动,能够根据试样的宽度调整两电极板之间的距离,适应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在测量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的同时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两电极板间的距离,从而测得绝缘试样的厚度,测量精度高;
(3)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测距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以适用于各种环境中测量击穿电压及电极板间距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远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39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消防联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电气火灾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