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0462.9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红;蒋首超;徐慧;卞荣;崔远东;陈科技;张琳琳;张志军;楼秉吾;涂德敏;吴冰;李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东梅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隧道 | ||
1.一种预制隧道,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段混凝土管节(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第一端设置有凸口榫(1),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第二端设置有凹口榫(2);相邻两段所述混凝土管节(3)中,其中一者上的凸口榫(1)能够与另一者上的凹口榫(2)固定套接;
其中,所述凸口榫(1)和凹口榫(2)的延性均大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延性;
所述凹口榫(2)预埋在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第二端;
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第一端预埋有凸口套筒(6),所述凸口榫(1)能够拆卸地内套于所述凸口套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口榫(1)和所述凹口榫(2)均为多个并能够一一对应,且分别沿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口榫(1)、所述凸口套筒(6)和所述凹口榫(2)均为铸铁件或钢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口套筒(6)和所述凹口榫(2)在所述混凝土管节(3)上的周向位置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口榫(1)的凸口形状和所述凹口榫(2)的凹口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上在受应力较大位置布置的凸口榫(1)个数多于受应力较小位置的凸口榫(1)个数,或者在受应力较大位置布置的凸口榫(1)规格大于受应力较小位置的凸口榫(1)规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端部内圈和外圈均设置有环形止水带(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节(3)的四个连接角处均设置有用于穿引预应力筋的预应力筋孔道(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凸口榫(1)和所述凹口榫(2)受到的应力的传感器,当达到预设应力警戒值时,所述传感器发出警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04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接触的三点弯曲试验支承座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锡薄膜延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