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连接端子及线束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3844.7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姜南;张平红;陈焕毅;陈拥华;刘磊;朱芳;左洋慧;瞿秀春;周杰;刘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连接 端子 组件 | ||
1.一种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第一弹性卡片、第二弹性卡片和连接主体,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焊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接触片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弹性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卡片和所述第二弹性卡片抵压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卡片、所述第二弹性卡片和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一起;
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延伸出所述固定部之外,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或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至少有部分结构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侧表面的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卡片上设置有第一外孔,所述第二弹性卡片上设置有第二外孔,所述紧固件为铆钉,所述铆钉穿设所述第一外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外孔而将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卡片、所述第二弹性卡片和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至少两列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固定孔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弹性卡片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外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各所述固定孔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弹性卡片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二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外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接触针,所述第一接触针靠近其末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外V型结构,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若干间隔布置的第二接触针,所述第二接触针靠近其末端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外V型结构,所述第一外V型结构的尖端与所述第二外V型结构的尖端相面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针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内V型结构,所述第二接触针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内V型结构,所述第一内V型结构的尖端与所述第二内V型结构的尖端相背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V型结构、所述第一内V型结构、所述第二外V型结构和所述第二内V型结构的尖端的外表面均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片贴设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弹性卡片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外表面重合;所述第二弹性卡片贴设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弹性卡片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外表面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表面设置有焊接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形成相对布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
10.一种线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材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大电流连接端子,所述线材的一端与所述焊接部通过超声波工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38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ype-C端子成型生产线
- 下一篇:改良的口咽通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