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3948.8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伟;吕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4;F21V19/00;F21V15/01;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地址: | 438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灯,其包括:灯座,其内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开设有传感器安装槽、多个常亮灯槽和多个增亮灯槽,多个所述常亮灯槽环绕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分布,多个所述增亮灯槽环绕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分布,且多个所述增亮灯槽与多个所述常亮灯槽交错分布;多个常亮灯,多个所述常亮灯一一对应的装设于多个所述常亮灯槽;多个增亮灯,多个所述增亮灯一一对应的装设于多个所述增亮灯槽;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多个常亮灯和多个增亮灯交错分布,使得常亮灯和增亮灯的照明区域相同,使得增亮灯和常亮灯所发出光线均匀的分布于照明区域内。避免了照明区域内光强分布不均匀而给人带来不适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灯从操控方式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手动操控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第二类是利用传感器探测是否有人员需要照明,进而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
第一类照明灯会因为人的疏忽忘记关灯而造成能源浪费,而第二类照明灯会出现强烈的明暗变换,刺激人眼而给人带来不适感。利用第一类手动操控的照明灯维持较弱光强的照明,再利用第二类的照明灯进行补充照明,即可在避免强烈的明暗变化的前提下满足节约电能的要求。
但在第一类照明灯和第二类照明灯结合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两种照明灯的照明区域和照射方向不同,则会造成光线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影响到照明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节能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节能灯照明区域内光线分布不均匀无法给人提供舒适的照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节能灯,其包括:
灯座,其内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开设有传感器安装槽、多个常亮灯槽和多个增亮灯槽,多个所述常亮灯槽环绕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分布,多个所述增亮灯槽环绕所述传感器安装槽分布,且多个所述增亮灯槽与多个所述常亮灯槽交错分布;
多个常亮灯,多个所述常亮灯一一对应的装设于多个所述常亮灯槽;
多个增亮灯,多个所述增亮灯一一对应的装设于多个所述增亮灯槽;
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节能灯还包括灯盖,所述灯盖安装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处,以封闭所述收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常亮灯包括常亮灯板和多个常亮LED灯,多个所述常亮LED灯排布于所述常亮灯板上,所述常亮灯板安装于所述常亮灯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常亮灯槽包括常亮灯槽本体、常亮卡接部和常亮限位件,所述常亮卡接部安装于所述常亮灯槽本体一端,所述常亮限位件具有一常亮销轴,所述常亮销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常亮灯槽本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灯包括增亮灯板和多个增亮LED灯,多个所述增亮LED灯排布于所述增亮灯板上,所述增亮灯板安装于所述增亮灯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增亮灯槽包括增亮灯槽本体、增亮卡接部和增亮限位件,所述增亮卡接部安装于所述增亮灯槽本体的一端,所述增亮限位件具有一增亮销轴,所述增亮销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增亮灯槽本体的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首先将灯座安装于可靠的连接面,而灯座内具有收容腔。而红外传感器、常亮灯和增亮灯分别装设于传感器安装槽、常亮灯槽和增亮灯槽之中。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常亮灯保持较弱的光强持续照明,而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员进入照明区域后,增亮灯开启补充照明,同时多个常亮灯和多个增亮灯交错分布,使得常亮灯和增亮灯的照明区域相同,使得增亮灯和常亮灯所发出光线均匀的分布于照明区域内。避免了照明区域内光强分布不均匀而给人带来不适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3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