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4209.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进;黄芝粤;游毓丘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90/04 | 分类号: | F23B90/04;F23B30/08;F22B21/08;F23J1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燃烧炉和水箱组件;所述燃烧炉包括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设置有炉拱,所述炉拱将所述燃烧腔分割成燃烧室和燃尽室,所述燃烧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燃尽室的一侧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炉拱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炉口,所述水箱组件安装于所述燃尽室中并位于所述炉拱的上方,所述炉拱设置有连通所述燃烧室和燃尽室的第一通孔,生物质燃料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一通孔往燃尽室流动,从而提高生物质燃料燃烧热量的使用率,降低热量的损失量,从而提高生物质锅炉的环保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锅炉。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以燃煤为主,油、气、生物质、其他固体燃料作为补充的能源结构。生物质作为第四大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生物质能源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生物质与化石燃料相比具有较低的污染性等优点。现有的生物质锅炉包括有炉膛,而炉膛一般具有一个炉口,生物质燃料在炉膛燃烧产生高温的烟雾从炉口上升对水箱进行加热,但是由于燃烧后的生物质燃料还具有一定的热量,但是燃烧后的生物质燃料已经远离炉口,剩余的热量无法利用,从而造成热量损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后的生物质燃料已经远离炉口,剩余的热量无法利用,从而造成热量损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锅炉,包括燃烧炉和水箱组件;所述燃烧炉包括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设置有炉拱,所述炉拱将所述燃烧腔分割成燃烧室和燃尽室,所述燃烧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燃尽室的一侧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炉拱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炉口,所述水箱组件安装于所述燃尽室中并位于所述炉拱的上方,所述炉拱设置有连通所述燃烧室和燃尽室的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炉拱的上方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水箱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与燃尽室顶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有上气包、下气包、上联箱、下联箱、对流管和水冷壁管;所述下气包安装于安装部上,所述上气包安装于燃尽室的顶壁,所述对流管连接于所述上气包和所述下气包之间;所述上气包、所述上联箱和所述下联箱通过所述水冷壁管依序连接,所述上联箱设置于所述燃尽室的内壁中,所述下联箱设置于燃烧室的内壁中。
可选地,所述燃尽室中还设置有多个吹灰装置,各所述吹灰装置均位于各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均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
可选地,所述生物质锅炉还包括有螺杆进料装置、链条炉排装置和螺杆出料装置;所述链条炉排装置安装于所述燃烧室中并用于输送生物质燃料,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炉口下方的进风口和点燃口,所述螺杆进料装置安装于所述进料口处并位于所述链条炉排装置的上方,所述螺杆出料装置安装于所述出料口处并位于所述链条炉排装置末端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螺杆进料装置包括料筒、安装支架、螺旋给料机和料管,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炉膛的侧壁,所述螺旋给料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料筒安装于所述螺旋给料机上,所述料管连通所述燃烧室和所述螺旋给料机,所述料管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燃烧室的侧壁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料管下端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生物质锅炉还包括有烟风道、过滤塔和省煤器,所述烟风道连接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过滤塔之间,所述省煤器安装于所述烟风道中。
可选地,所述燃烧炉还设置有用于检修的检修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正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4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