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4348.3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时海军;周平;刘阳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司方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5 | 代理人: | 刘付靖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底座一侧设有第一夹板底座,第一夹板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支架底座一侧设有第二夹板底座,第二夹板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支架底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可移动支架座,可移动支架座,可移动支架座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一侧嵌设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一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旋转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束线环,第一束线环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金属片,第一束线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束线环,第二束线环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片。该种线束安装支架,方便快捷,并且便于拆卸使得支架有足够的空位进行固定线束,达到使得线束整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现如今汽车的品牌越来越多,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汽车可以分为乘用车与商用车两种,其中乘用车指的是车辆座位少于九坐(含驾驶员位),以载客为主要目的的车辆,具体来说,乘用车又分为基本乘用车即轿车,MPV车型,SUV车型以及其他车型比如皮卡等,商用车指车辆座位大于九座(含驾驶员位)或者以载货为主要目的的车辆,具体又分为:客车、载货车、半挂车、客车非完整车、载货非完整车。
随着汽车排放要求的提升,轻卡后处理处的传感器增多,需要较多的线束将众多传感器与车架连接,由于线束分支较多并且杂乱,车架也没有很多孔位用来固定,进而导致线束走向凌乱。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线束安装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一侧设有第一夹板底座,所述第一夹板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支架底座一侧设有第二夹板底座,所述第二夹板底座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支架底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可移动支架座,所述可移动支架座,所述可移动支架座一侧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一侧嵌设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侧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束线环,所述第一束线环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束线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束线环,所述第二束线环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金属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二夹板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滑层,所述第一防滑层与第二防滑层一侧均设有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杆顶端设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外侧设有第一防滑橡胶层,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移动杆与第一活动槽通过第三螺丝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束线环与第二束线环通过金属针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片与第二金属片通过第二螺丝连接,所述第二螺丝外侧设有第二防滑橡胶层,所述第一束线环与第二束线环外部为硅胶材质,所述第一束线环与第二束线环内部设有钢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块顶端设有插件,所述旋转块内部设有旋转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座内部设有第一固定壁,所述第一固定壁底端设有第一支架移动杆,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支架移动杆一侧设有第一弹簧固定块,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支架底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座内部设有第二固定壁,所述第二固定壁顶端设有第二支架移动杆,所述第二支架移动杆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支架移动杆一侧设有第二弹簧固定块,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块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支架底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底座另一侧设有第四螺丝,所述第四螺丝外侧设有第三橡胶防滑层,所述第四螺丝顶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一侧设有第一限制杆,所述第二齿条一侧设有第二限制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司方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司方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4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 下一篇:紫外线杀菌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