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6140.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克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智慧谷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邦智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9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东区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外科 夹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包括夹板整体、弧形夹板、连接机构和拼接件,夹板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弧形夹板的后面中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弧形夹板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弧形夹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拼接件,弧形夹板的两端嵌入连接有拼接槽,拼接槽在拼接件对齐并推入后,会因为贴合后的拼接槽和拼接件的截面为“I”字状,也就是上下宽中间窄的设置,所以两个弧形夹板的拼接槽之间会因会拼接件将限位而无法进行拆分,所以使用者可能根据患肢的长度对拼接后的弧形夹板长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弧形夹板过短导致无法完全包裹患肢伤口处的情况,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目前,中医的夹板都是固定的长度,不能调节固定在一起的,从而导致患肢伤口过长的患者使用时,会因夹板过短导致在患者肢在固定时产生不适的情况,同时在现有的夹板大部分是直板结构,然后再手持绷布进行缠绕固定,而用绷布缠绕固定比较麻烦、并费时间,所以导致夹板在缠绕固定时因因不牢固而容易产生夹板上下移动的情况。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能调节和固定时夹板容易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外科用夹板,包括夹板整体、弧形夹板、连接机构和拼接件,所述夹板整体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的后面中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弧形夹板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弧形夹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拼接件,所述弧形夹板的两端嵌入连接有拼接槽,所述连接机构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中间活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伸缩筒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板的中间嵌入连接有固定孔,所述弧形夹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中间贯穿连接有螺帽。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的正面紧密贴合有贴合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嵌入连接有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两侧中间嵌入连接有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与弧形夹板底部的拼接件和弧形夹板两端的拼接槽共同组成拼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是由连接机构中间的伸缩筒、伸缩筒中间的伸缩板、伸缩板一侧的活动板、活动板另一侧的弹簧、伸缩筒另一侧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中间的固定孔共同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拼接机构,因贴合后的拼接槽和拼接件的截面为“I”字状,也就是上下宽中间窄的设置,所以两个弧形夹板的拼接槽之间会因会拼接件将限位而无法进行拆分,所以使用者可能根据患肢的长度对拼接后的弧形夹板长度进行调节,避免了弧形夹板过短导致无法完全包裹患肢伤口处。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因连接机构连接固定的固定槽的高度是一致,所以当连接机构带动弧形夹板贴合着患肢皮肤时就不会因不牢固而产生上下移动的情况,从而连接机构初步固定,大大方便使用者后期对患肢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夹板后视立面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智慧谷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未经天津智慧谷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6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