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旁通管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8501.X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9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金阳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睿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F16L27/00;F16L37/00;F16L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通 管道 结构 | ||
1.一种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水器(1)、第二分水器(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第一取暖器(5)以及第二取暖器(6);所述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均具有安装端(701)、远离安装端(701)的出水端(702)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端(701)与出水端(702)之间的分水端(703),所述第一阀门(3)的出水端(702)与所述第二阀门(4)的出水端(7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水器(1)连接于所述第一阀门(3)的分水端(703)和第一取暖器(5)之间,所述第二分水器(2)连接于所述第二阀门(4)的分水端(703)和第二取暖器(6)之间,所述第一取暖器(5)与所述第二分水器(2)连接,所述第二取暖器(6)与所述第一分水器(1)连接,
所述第二阀门(4)的安装端(701)与所述第一阀门(3)的出水端(702)连接,所述第一阀门(3)上连接打压泵,所述第二阀门(4)上连接压力表,所述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4)的安装端(701)均设置有阀杆(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水器(1)和第二分水器(2)均具有一个供水接口(801)和多个出水口(802),每个出水口(802)上均设置有阀芯(8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暖器(5)和第二取暖器(6)均包括取暖器进水端(901)以及与所述取暖器进水端(901)间隔的取暖器出水端(902),所述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出水端(902)连通,所述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出水端(902)连通;所述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一分水器(1)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连接,所述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出水端(902)与第二分水器(2)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连接;所述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一分水器(1)的剩余出水口(802)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连接,所述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出水端(902)与第二分水器(2)的剩余出水口(802)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一分水器(1)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903),所述第一取暖器(5)的取暖器出水端(902)与第二分水器(2)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903);所述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进水端(901)与第一分水器(1)的剩余出水口(802)中的其中一个出水口(80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903),所述第二取暖器(6)的取暖器出水端(902)与第二分水器(2)的剩余出水口(802)中的一个出水口(80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9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包括阀体(31);所述安装端(701)、出水端(702)以及分水端(703)均分布于所述阀体(31)上,所述阀体(31)的安装端(70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所述阀杆(104)连接于所述安装端(701)将第一密封圈(10)挤压于安装端(70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上设置安装口(31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的出水端(702)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1)、连接件(12)、第三密封圈(13)以及承口(14),所述连接件(12)连接于所述阀体(31)的出水端(702)上并将第二密封圈(11)夹于阀体(31)的出水端(702)与连接件(12)之间,所述承口(14)卡接于所述阀体(31)的出水端(702)并将所述第三密封圈(13)卡于所述连接件(12)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旁通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14)与连接件(12)的连接处设置有压紧圈(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睿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睿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85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锁体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