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9369.4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海;孟晓峰;钱加强;贾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丰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04C15/06;F04C11/00;B01D29/01;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潜直驱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包括螺杆泵主体以及与螺杆泵主体固定连接的联轴器,位于螺杆泵主体外侧的联轴器底部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螺杆泵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与进液口之间活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靠近进油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清理刷。该电潜直驱螺杆泵,在采油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清理刷和第二清理刷上下来回的清理活动,不仅可以防止粘稠的油液聚集在进油口而堵塞,还可以防止外壳上进液口处的过滤网由于粘接过多的固体杂质而影响到采油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大大减少了整个泵体堵塞的问题发生,确保了采油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定向井、水平井及稠油区块已经成为我国油田上产能的主要阵地,而常规机采方式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我国油田具有超深、超稠的特点,油井停喷后主要以抽稠泵、电潜泵为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使用后存在诸多问题:抽油机系统杆断、杆脱、杆管偏斜;电泵井躺井率高等现象,上述问题造成了油井有效生产周期大幅降低。因此针对具有一定供液能力的油井,开展伺服直驱潜油螺杆泵采油设备研制,从而提高油田采油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机采效率,降低注汽注水量,节约采油成本,具有重大意义。而电潜直驱螺杆泵具有潜油泵和螺杆泵的共同特点,可适用于以下复杂环境:稠油开采,稠油乳化井、斜井、水平井、大斜度井油气开采,高粘度原油开采,低流量井,高磨蚀性原油开采,高黏度沥青质原油开采,而采用电潜螺杆泵直驱采油方法时,整体上由螺杆泵、驱动电机、油管组成。
然而,现有的电潜直驱螺杆泵技术中,在进行稠油开采或高粘度原油开采过程中,由于稠油中含有大量杂质以及粘度较大,油液常会在泵壳外侧的滤网上以及螺杆泵的进油口处会粘接大量的固体杂质,若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影响采油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堵塞的问题发生。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潜直驱螺杆泵,包括螺杆泵主体以及与螺杆泵主体固定连接的联轴器,位于螺杆泵主体外侧的联轴器底部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内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螺杆泵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与进液口之间活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靠近进油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清理刷,活动块靠近进液口处的过滤网一侧设置有第二清理刷,所述活动块上滑动套接有导杆,且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联轴器的底部,活动块上还通过螺纹传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联轴器的底部,位于进液口上方的外壳上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固定安装有丝杆步进电机,丝杆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延伸至外壳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丝杆上固定套接第二扇形齿轮,且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丝杆孔,且丝杆贯穿丝杆孔并与丝杆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位于丝杆孔一侧的活动块上设有导孔,且导杆滑动贯穿于导孔,丝杆与导杆均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清理刷与进油口相匹配清理,第二清理刷与进液口处的过滤网相匹配清理。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且转动座固定连接于联轴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靠近第一扇形齿轮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密封轴承,且丝杆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密封转动安装于密封轴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丰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丰润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9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