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振动组件及线性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9535.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阳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4 | 分类号: | H02K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线性 振动器 振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振动组件及线性振动器。振动组件包括:定子,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永磁体,两个永磁体的磁场N区和磁场S区均沿对角线分割且两者的磁场N区与磁场S区正相对设置;振子,为电磁铁,设于两个第二永磁体之间,包括相对的两端,一端与第一永磁体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与第二永磁体相对间隔设置;电路板,安装于电磁铁上并与电磁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两个永磁体作为定子,过振时不在振子振动方向上且位置固定的两个永磁体,既不会与振子发生碰撞,又不会与其他任何部件发生碰撞,因而杜绝了两个永磁体因碰撞受损的情况产生,有效保障了两者的质量,从而确保了线性振动器的振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振动组件及线性振动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触觉反馈的微型振动器,大都采用直流马达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的振动来实现;由于直流马达采用电刷换向,传统的微型振动器的使用寿命,受到电刷的限制,很难突破200小时。
现今已有微型无刷马达振动器,取代直流马达带动偏心轮旋转产生振动的方式,可解决寿命的问题,但由于启动时间偏长、响应速度偏慢且存在反馈延迟的现象,故其应用受到限制。
另外,利用线性马达原理研制的线性振动器在振动时只有单一共振点,然而单一共振点的振动器所产生的的触觉反馈模式已不能满足多样化触觉反馈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双共振点双方向的振动器应运而生。
目前,业内使用的双共振点双方向的线性振动器,包括振动组件。如图1 和图2所示,该振动组件包括振子、定子和电路板D,定子为位置固定的两个线圈A,振子为设于两个线圈A之间的永磁铁B和配重块C,电路板与两个线圈A分别电连接,定子在通电后可驱使振子进行往复运动。
该结构的振动组件,在因定子的通电电流过大导致振子产生过振时,由于振子的振动幅度过大,作为振子的永磁铁B易与其相邻的其他部件产生碰撞,导致永磁铁B破裂损坏,最终造成线性振动器的振动性能劣化甚至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振动组件及线性振动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过振时永磁铁易碰撞受损导致振动性能劣化甚至失效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线性振动器的振动组件,包括:
定子,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N区和磁场S区均沿对角线分割,且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N区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S区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S区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N区正相对设置;
振子,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包括相对的两端,一端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间隔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间隔设置;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磁铁上,并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在电流驱动作用下,所述电磁铁能够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空间内进行往复双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整体呈S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和缠绕于铁芯外周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之间还设有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线圈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铁芯的沿所述线圈轴向上的长度,使得所述铁芯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相对于所述线圈裸露于外。
可选的,所述铁芯的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安装件,所述电路板经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磁铁上。
可选的,所述铁芯与所述安装件铆接、焊接、卡接或者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汉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9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