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49817.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道;芦颖;初洋;马海全;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一致性 减振器 声学 安装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包括平台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所述平台系统由悬吊式振源系统基座、侧挂式振源系统基座、平置式振源系统基座、支撑结构、变频调速电机、电涡流制动器及过渡板组成;所述控制系统由变频控制器、助手控制盘、加载控制器及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显示屏组成;所述测量系统由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分析处理显示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静刚度、静刚度归一化方差、动刚度、动刚度归一化方差、蠕变量值及蠕变量归一化方差减振器参数组合状态下声学安装效果试验数据的采集及分析,通过变频调速及载荷控制变换激振频率,并实时的显示、监测及报警。适宜作为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的减振器检测,特别是涉及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控制机械设备振动噪声的重要手段,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声学效果。减振器性能参数众多,因减振器参数一致性范围不明确,导致设备声学安装效果变差的问题时有发生。基于上述问题,需研究一种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通过试验验证方式确定不同安装形式的设备减振器参数一致性范围,以实现设备最优化声学安装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通过试验验证方式确定不同安装形式的设备减振器参数一致性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该装置通过平台系统为减振器的不同安装型式提供支撑载体和振源输入、控制系统实现试验装置激振频率调整、负荷控制及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测量系统采集被测减振器的振动加速度值,实现减振器振动数据的分析处理及隔振效果的计算、保存,解决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基于参数一致性的减振器声学安装试验装置包括平台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
所述平台系统由悬吊式振源系统基座、侧挂式振源系统基座、平置式振源系统基座、支撑结构、变频调速电机、电涡流制动器及过渡板组成;平台系统为减振器的平置式、侧挂式及悬吊式三种安装型式提供支撑载体和振源输入;采用过渡板过渡安装,使得每个减振器载荷相同;支撑结构为激振电机及负载提供安装接口;
所述控制系统由变频控制器、助手控制盘、加载控制器及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显示屏组成;控制系统实现试验装置激振频率调整、负荷控制及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控制系统实现整体试验装置的变频调速控制、加载控制、电源切换与保护,并实时监控试验装置运行状态,直观显示频率、转速、电压和电流运行参数;
所述测试系统由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分析处理显示系统组成;通过采集被测减振器的振动加速度值,实现减振器振动数据的分析处理及隔振效果的计算、保存;所述振动传感器为单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与三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为LMS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仪,数据分析处理显示系统为LM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通过减振器参数一致性试验,摸索影响设备减振器隔振效果的敏感因素及规律。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系统中,所述平台系统设有三台变频调速电机、三台电涡流制动器作为负载,并与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器、加载控制器、助手控制盘共同为减振器安装参数一致性试验提供标准振动源,具备激振及变频调速功能,实现5~100Hz的无级调速。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系统将变频调速电机、电涡流制动器安装在过渡板上,然后通过减振器统一安装在平台支撑结构的基座上,保证变频调速电机和电涡流制动器整体水平度或垂直度满足3mm/m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加速度传感器均布在平置式振源系统基座、悬吊式振源系统基座及侧挂式振源系统基座的四角;所述三向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均布在电涡流制动器及变频调速电机处,采集试验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变频控制器、助手控制盘及加载控制器调整频率及载荷,获得不同的激振特征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49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合钢结合界面强度测试的装置
- 下一篇:石油化工管道用防爆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