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1351.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加 |
地址: | 05008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不易 损坏 手持 红外线 测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包括测温仪本体、防摔机构与防护机构,测温仪本体的表面套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摔机构,测温仪本体的右侧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护机构,测温仪本体包括握持手柄、检测体、检测头与开关,握持手柄的顶部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检测体,检测体的右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检测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测温仪本体、防摔机构与防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不仅能够对检测体进行有效包裹,从而避免检测体掉落所造成的损坏,而且能够对检测头进行特殊防护,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检测头掉落时出现的损坏,进而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测温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使用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常见的红外线测温仪不具有防护功能,尤其是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在使用时极容易因使用者的操作不当而造成设备的掉落,进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尤其针对测温仪的检测头,极容易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包括测温仪本体、防摔机构与防护机构,所述测温仪本体的表面套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摔机构,所述测温仪本体的右侧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防护机构;
所述测温仪本体包括握持手柄、检测体、检测头与开关,所述握持手柄的顶部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检测体,所述检测体的右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检测头,所述握持手柄右侧的顶部设置有与检测体相适配的开关;
所述防摔机构包括橡胶保护套与橡胶防摔凸起,所述检测体的表面套设有与其相适配的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左侧的两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橡胶防摔凸起;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环形橡胶防摔圈、缓冲滑杆、安装滑块与缓冲弹簧,所述环形橡胶防摔圈设置在检测头的右侧,所述环形橡胶防摔圈左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滑杆,所述缓冲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安装滑块,所述缓冲滑杆的表面且位于安装滑块与环形橡胶防摔圈之间的位置套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握持手柄的左侧且对应拇指的位置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防滑珠。
优选的,所述握持手柄的右侧且对应中指的位置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防滑珠。
优选的,所述安装滑块靠近检测体的一侧与检测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靠近环形橡胶防摔圈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靠近安装滑块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测温仪本体、防摔机构与防护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高强抗摔不易损坏的手持红外线测温仪,不仅能够对检测体进行有效包裹,从而避免检测体掉落所造成的损坏,而且能够对检测头进行特殊防护,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检测头掉落时出现的损坏,进而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滑珠与第二防滑珠增加了本装置握持的稳定性,进而减小了使用时设备掉落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13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