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管退火料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2185.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辉;李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2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直管退火料架,它包括料架本体,所述料架本体是由两条平行的挡板和连接于挡板之间的固定杆构成,在所述的挡板之间还安装有直线型的分隔筋,在所述分隔筋上固定有用于分隔铜管的隔料柱,所述隔料柱为锥形结构,隔料柱的下端与分隔筋焊接固定,隔料柱的上端为圆弧形;在分隔筋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根护料柱,护料柱的下端与分隔筋焊接固定,护料柱的侧面贴紧在挡板上并固定;所述隔料柱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护料柱表面的倾斜角度相等,所述隔料柱的高度与护料柱的高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的退火料架采用间隔式的分布空间来放置铜管,使得在退火料架中部能形成多条横向分布的散热通道,进而帮助叠放在中间层的铜管实现快速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退火的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直管退火料架,属于铜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精度铜管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配合,才能最终得到合格的铜管产品,并且随着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市场上不仅仅只是需要传统的小管径铜管产品,对于大管径铜管管材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大管径铜管的硬度较大,无法卷盘,因此,在拉拔成型后通常是将管材切断成直线型的铜管,然后再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工序的操作。现目前在对大管径直管进行退火时,是将直管管材叠放在退火料架上,由退火料架将铜管运送到退火炉中,但是,由于铜管叠放后,退火料架内部散热空间较小,会导致中间层的铜管散热较慢,在出炉时铜管自身温度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样会造成铜管出炉后与空气接触被二次氧化,进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对直管铜管退火后由于散热较慢,导致铜管易被二次氧化的问题,而介绍一种能够增加散热空间,加快铜管散热速度的直管退火料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管退火料架,包括料架本体,所述料架本体是由两条平行的挡板和连接于挡板之间的固定杆构成,在所述的挡板之间还安装有直线型的分隔筋,在所述分隔筋上固定有用于分隔铜管的隔料柱,所述隔料柱为锥形结构,隔料柱的下端与分隔筋焊接固定,隔料柱的上端为圆弧形;在所述分隔筋的两端还各设有一根护料柱,所述护料柱的下端与分隔筋焊接固定,护料柱的侧面贴紧在挡板上并固定;所述隔料柱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护料柱表面的倾斜角度相等,所述隔料柱的高度与护料柱的高度相等。
优化地,所述隔料柱是由第一支撑板和V型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为锥形结构,第一支撑板的侧面沿挡板长度方向布设,第一支撑板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分隔筋上,所述V型板套在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并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V型板的两端分别形成用于分隔铜管的分隔斜面。
优化地,所述护料柱是由第二支撑板、立板和弯板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为直角形状,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为弧形结构,第二支撑板的侧面沿垂直于挡板方向布设,第二支撑板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分隔筋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在立板的一端,所述立板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弯板连接,所述弯板的外侧面形成与V型板相对称的分隔斜面。
优化地,在相邻的两根固定杆之间各设有一根分隔筋,在每一根分隔筋上各设有3根隔料柱,相邻隔料柱中心线的间距为230mm。这里进一步优化了部件的精度,采用了严格的毫米级的控制,能够使得退火时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优化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宽度为80mm。
优化地,所述V型板和弯板的厚度均为4mm。
优化地,所述立板的宽度为60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退火料架采用间隔式的分布空间来放置铜管,使得在退火料架中部能形成多条横向分布的散热通道,进而帮助叠放在中间层的铜管实现快速散热,解决了铜管易被二次氧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锥形分隔筋不仅能够形成散热通道,而且不会划伤铜管,能够使得铜管在退火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2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透水性人行道砖浇水装置
- 下一篇:大尺寸触摸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