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2942.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早付;莫从阳;刘杰;潘圣;曾超林;唐建华;谭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3/02;E03F5/22;E02D1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张勇;刘伊旸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集水 设置 联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包括:第一集水坑、第二集水坑、联通管、底板钢筋;所述第一集水坑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集水坑,且第一集水坑与第二集水坑通过联通管相连接;所述底板钢筋设置在联通管的下侧,且底板钢筋与联通管通过点焊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积水排出方便、所需设备数量少、人力及物力成本低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地下室积水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地下室分段分块开挖,施工用水、地下水从后浇带渗出、暴雨天气等,都会导致地下室最底层大量积水,会导致地下室环境潮湿,配电箱容易受潮跳闸,电缆易拖水、出现漏电触电事故,也易滋生大量蚊虫、传播疾病,对已安装的管道、支架导致锈蚀,已完成墙体发生霉变等,因此,让地下室有一个干燥的环境,是施工必需条件。
常规的排水形式,是在一个固定的集水坑内设置固定潜水泵,该区域内的其他集水坑的积水通过人工提取移动泵将积水抽到该固定积水坑内排出,对于一个工程来说,主体施工阶段都要安排较多的工人进行移动泵及临时管道的调度,花费较大的人力费用,对于面积较大的地下室来说,可以在地下室采用多处固定泵进行排水,其它集水坑内的积水同样通过移动泵将积水排至固定泵的集水坑内,此举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管道材料及安装费用,以及维护人员及维护费用,才能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但还是存在大量的移动泵和临时管道的调度和维护,需要产生较多的人工及材料费用。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旨在通过该装置,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排水方式存在着所需设备多、费用高、工作流程费时费力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包括:第一集水坑、第二集水坑、联通管、底板钢筋;所述第一集水坑的侧部设置有第二集水坑,且第一集水坑与第二集水坑通过联通管相连接;所述底板钢筋设置在联通管的下侧,且底板钢筋与联通管通过点焊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所述第一集水坑与第二集水坑的底标高相同,且第一集水坑与第二集水坑的长度与宽度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所述联通管为DN00的焊接钢管或镀锌钢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所述联通管埋设在第一集水坑深度的1/2至2/3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所述联通管与第一集水坑及第二集水坑的侧壁呈垂直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地下室集水坑设置联通管的装置,通过在集水坑之间设置联通管,其使得集水坑内的水能够通过联通管进行双向流动,在任一集水坑内设置固定排水泵,即可完成所有集水坑临时排水的工作,其它集水坑内的水可自流至设有排水泵的集水坑内,提高了积水排出的便利通,节省了移动泵的使用数量,无需移动泵抽调积水,不但节省了大量费用,同时降低了此项工作的工人数量,降低了人力及物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积水排出方便、所需设备数量少、人力及物力成本低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2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功能用途的医用智能推车
- 下一篇:一种贴片元件卷盘生产用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