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3550.2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洲;杜羽;王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银洲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G3/04;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轴 引出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所述分流管道两端贯穿开设穿线槽,所述分流管道中部一侧贯穿开设引流槽,且分流管道一端设置密封卡槽,通过对分流管道及穿线槽的设置,可使得引出线之间形成隔开连接,这样有利于降低引出线之间贴和的不良影响,进而去提高引出线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提高电机轴密封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设置,可使得引出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这样有利于引出线之间形成胶连接的密封结构,且在胶的弹性下,即便引出线发生晃动,引出线也不会发生裂缝,进而进一步加强引出线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引出线是指电机大修后在线头上接的引出线,这些线要焊接线鼻子,之后接到接线板上,由于引出线穿过电机的芯轴,因此为了电机的工作正常进行以及防止电机发生故障损坏,而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则是水顺着引出线的线路进入电机芯轴内,进而目前为了解决此故障,需要对引出线进行密封。
现有技术下的引出线密封可以做到在电机轴内部对引出线进行密封操作,而此种密封操作方式依旧存在其他的安全隐患,具体为,首先引出线的数量不只一根,因此在轴内的引出线在挤压下还是会产生缝隙,且这种缝隙并不利于密封胶进入,进而轴内依旧会出现密封不全的现象,其次由于多根引出线一起进行胶密封,会导致线与线之间进行连接,但随着对电机的长时间使用,线路较容易发生偏动,此时线与线之间会产生间隙,进而导致引出线密封裂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所述分流管道两端贯穿开设穿线槽,且穿线槽内部设置有引出线,所述分流管道中部一侧贯穿开设引流槽,且分流管道一端设置密封卡槽,所述分流管道一端上侧开设注胶口,且分流管道一侧设置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内部设置密封圈,且密封套筒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分流胶柱,所述密封套筒一端外侧开设限位槽,且限位槽内部设置弹性橡胶环,所述分流管道中端一侧设置胶连接的封口柱,所述引出线一端均设置胶连接的密封套环,且引出线上套有与分流管道胶连接的卡位散孔柱。
优选的,所述穿线槽之间的角距设置为六十度,穿线槽的直径大于引出线的直径,且穿线槽与引出线的直径差设置在八毫米以上。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内部设置与穿线槽相互贯通,且引流槽贯通分流管道的一侧往内设置八到十二毫米的距离与穿线槽设置实心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一侧贯穿设置等同穿线槽的槽,密封套筒槽外均设置分流胶柱,且分流胶柱内部直径大于引出线直径二毫米。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到密封套筒外侧的距离与密封卡槽到分流管道一侧的距离相同,且限位槽的槽深不得低于五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分流管道及穿线槽的设置,可使得引出线之间形成隔开连接,这样有利于降低引出线之间贴和的不良影响,进而去提高引出线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提高电机轴密封的使用寿命;
2、通过对整体结构的设置,可使得引出线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这样有利于引出线之间形成胶连接的密封结构,且在胶的弹性下,即便引出线发生晃动,引出线也不会发生裂缝,进而进一步加强引出线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管道半剖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套筒半剖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银洲,未经王银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3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测温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户外用隔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