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透镜变换的激光杀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4458.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3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杭;蓝洁;陈伟;陈春丽;莫轶;姜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杭;蓝洁;陈伟;陈春丽;莫轶;姜邦武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李燕英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镜 变换 激光 杀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透镜变换的激光杀虫器,包括控制器,可转动的转向平台,设置于转向平台上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激光发射器,以及设置于外壳内且沿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于的一对放大用的凹透镜凸透镜组合、开设有光线孔的黑挡板、可旋转角度的三棱折射分流镜组、同时可旋转角度且可竖直移动的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凹柱镜组、凸柱镜,所述控制器与激光发射器、三棱折射分流镜组、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和凹柱镜组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昆虫识别系统的要求低,并且杀虫效果好,误伤率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透镜变换的激光杀虫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产量的提升,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大众的饮食安全,为了在保持农业产量增长的情况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激光物理杀虫成为绿色农业量产的新希望,但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图像识别对害虫识别定位的精度误差难以达到一个很小的值,使激光能够精确聚焦到目标上进行点杀,为了降低对系统精度的要求,我们采用了扩大激光器聚焦作用范围的思路。普通激光器直接发出来的激光由于是高度平行的,它的能量密度在所发出的直线上是几乎一直保持不变的,使得杀伤力的作用距离太长,存在较大的误伤人类及财产的风险,所以简单的激光器不符合安全杀虫的要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879902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烟叶激光杀虫装置,包括能产生杀虫激光的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激光筒,激光筒的发射端处设置有反射面,反射面与控制器连接,反射面反射激光的光路沿着烟叶的投料口方向,光路上设置有不透光的光路管道,光路管道上沿投料口向烟叶激光杀虫装置上依次设置有光强度检测仪以及用于测量激光偏移量的检测仪。上述方案利用不透光的光路管道和底座上的不透明的保护罩等封闭空间来降低杀虫风险,使得杀虫适用范围显著降低,功能及通用性明显受限。
而通过一对凹透镜及凸透镜进行变换可以使激光聚焦在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点上,杀伤范围小,大大降低误伤的可能性,符合安全的杀虫要求,但单点聚焦对精度的要求很高,现有技术难以达到对目标高效准确的产生杀伤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昆虫识别系统对需要杀灭的害虫进行较高精度定位,单点激光杀虫器难以产生较好的杀虫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透镜变换的激光杀虫器,该设备可以降低对昆虫识别系统精度的要求,产生良好的杀虫效果,并且误伤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透镜变换的激光杀虫器,包括控制器,可转动的转向平台,设置于转向平台上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激光发射器,以及设置于外壳内且沿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线方向依次设置于的一对放大用的凹透镜凸透镜组合、开设有光线孔的黑挡板、可旋转角度的三棱折射分流镜组、同时可旋转角度且可竖直移动的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凹柱镜组、凸柱镜,所述凹柱镜组可沿以凸柱镜焦点为原点的放射直线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与激光发射器、三棱折射分流镜组、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和凹柱镜组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三棱折射分流镜组与转向电机连接,所述转向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三棱折射分流镜组包括多面三棱折射分流镜,这些三棱折射分流镜沿与黑挡板平行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对称分布于发射光线两侧。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与转向导轨电机连接,所述转向导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组包括多面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这些三棱折射平行还原镜沿与黑挡板平行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对称分布于发射光线两侧。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凹柱镜组与导轨电机连接,所述导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凹柱镜组包括多面凹柱镜,这些凹柱镜沿与黑挡板平行的方向依次设置且对称分布于发射光线两侧。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转向平台与平台电机连接,所述平台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杭;蓝洁;陈伟;陈春丽;莫轶;姜邦武,未经苏杭;蓝洁;陈伟;陈春丽;莫轶;姜邦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4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基高陡边坡绿化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飞溅的环保型静电喷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