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7206.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5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娟;陈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徐娟;陈卓锋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273;A61B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付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胃镜 检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法兰面一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圈,所述固定圈的法兰面靠近转动圈的一侧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圈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卡爪,且所述卡爪的顶部与第二空腔内侧壁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爪及转动圈的设置,使胃镜软管便于固定,避免医护人员手持软管观察特定位置产生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是指通过胃镜能顺次地、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而且可以进行活体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的过程。在做胃镜检查时,患者咬住咬口器,医护人员将胃镜软管穿过咬口器伸入患者食道内部便于观察。
现有的胃镜检查设备,在观察特定的部位时,医护人员需要手持胃镜软管保持不动,且患者不自主的吞咽动作也会使软管的位置变动,不利于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中部设有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穿设有胃镜软管,所述固定圈的法兰面一侧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中部贯穿设有第二空腔,所述固定圈的法兰面靠近转动圈的一侧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圈的表面沿周向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卡爪,且所述卡爪的顶部与第二空腔内侧壁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圈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的末端直径逐渐减小,所述转动圈与固定圈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卡块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爪的底面固定设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圈的外表面末端固定设有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通过卡爪及转动圈的设置,使胃镜软管便于固定,避免医护人员手持软管观察特定位置产生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固定圈;2、橡胶垫;3、胃镜软管;4、防滑纹;5、卡爪; 6、第一空腔;7、转动圈;8、轴承;9、第二凹槽;10、卡块;11、滑块; 12、第一凹槽;13、弹簧;14、环形槽;15、硅胶垫;16、通孔;17、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徐娟;陈卓锋,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徐娟;陈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7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PCB目检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