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59811.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向日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5/00;F21V9/00;F21V3/00;F21V17/16;F21V21/3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陈丹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蓝光防眩 灯头 结构 应用 台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以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灯头结构包括灯壳体、灯罩、发光模组、扩散层和防眩层;灯罩与灯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发光模组设于容置空间内;扩散层设于发光模组下方;防眩层设于扩散层下方;防眩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蓝光过滤层设于发光模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利用防眩层上多个六角型棱晶形成的光学微结构控制灯光产生的眩光,防眩效果大大提高,及结合蓝光过滤层对灯光中的蓝光进行过滤,降低灯光对使用者眼睛的伤害;另外,具有该灯头结构的台灯,大大降低使用台灯过程中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台灯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台灯主要放在桌台上,进行小区域的照明工作。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台灯上的灯头距离使用者很近,现有台灯的灯头照射出的光线对使用者产生极大的炫目感,且现有的灯头照射出的光线存在蓝光,易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如此长时间使用,易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及应用该灯头结构的台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蓝光防眩的灯头结构,包括灯壳体、灯罩、发光模组、扩散层和防眩层;所述灯罩盖合于所述灯壳体上,并与所述灯壳体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发光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扩散层设于所述发光模组下方;所述防眩层设于所述扩散层下方;所述防眩层上设有光学微结构;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六角型棱晶;所述灯头结构还包括蓝光过滤层,所述蓝光过滤层设于所述发光模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底面设有向内倾斜的环形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倾斜面上设有多圈同轴设置的楞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模组为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有多个规则排列的LED发光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蓝光过滤层设于所述扩散层与所述防眩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体上间隔设有多个卡接位,所述灯罩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卡接位分别设有卡接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灯壳体内顶面间隔并排设有多个凸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台灯,包括底座、灯杆以及上述的灯头结构;所述灯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灯头结构连接在所述灯杆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灯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还设有配重块;所述灯头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台灯还包括有翻转旋转连接组件;所述灯壳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外端设有内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连接圆环部;所述连接圆环部的内壁设有呈扇形状的第二旋转限位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向日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向日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59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植物表型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低液位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