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杆部切割分体的新型焊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0272.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苌昊;陈辛;周潘;姚旭锟;马慕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5/00 | 分类号: | F16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分体 新型 | ||
一种杆部切割分体的新型焊钉,焊钉杆部沿轴向切割为多个分体,相邻分体之间的切缝内部填充有柔性分隔材料,形成杆部分体的新型焊钉,本实用新型切割杆体,不切割焊头部分,保证各分体的有效连接,切缝内填充柔性材料,焊钉各分体协调变形、共同受力。此种新型焊钉增大直径以提高抗剪强度,采用机床将焊头以下焊钉杆切割成多个分体,在焊钉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其长径比,焊钉有较好的延性及变形性能,同时不产生群钉效应,具有抗剪强度高、延性好、便于施工等优势,在钢‑高强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可产生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结构技术领域,涉及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抗剪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杆部切割分体的新型焊钉。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承载能力高、变形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组合梁常在钢-混凝土结合面上布置焊钉连接件以抵抗剪力和分离,工程实践和既往研究中所采用的焊钉直径一般不超过22mm,其抗剪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随着高性能材料的不断发展,钢与高强混凝土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组合被广泛研究,就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而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引起钢-混凝土界面剪力的增加,若采用常规直径焊钉则需密布,导致群钉剪力分布不均匀,承载力下降,且不便于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避免产生群钉效应、有效提高焊钉抗剪强度且保证延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部切割分体的新型焊钉,增大焊钉直径以提高其抗剪承载力,采用机床将焊钉杆切割为多个分体,各分体满足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14.7.5条规定,即圆柱头焊钉连接件焊钉长度不应小于其杆径的4倍的要求。焊钉头通过对各分体的连接及填充于切缝内的柔性分隔材料,提高其抗剪强度,保证延性,各分体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杆部切割分体的新型焊钉,焊钉杆部沿轴向切割为多个分体,相邻分体之间的切缝内部填充有柔性分隔材料2,形成杆部分体的新型焊钉1。
所述焊钉杆部经机床切割为多个分体。
所述新型焊钉1与被焊物3通过焊接端4熔焊于钢材表面,支模后现场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5。
所述新型焊钉1与被焊物3采用电弧螺柱焊机施焊。
所述被焊物3为H型钢、压型钢板、工字钢或钢板。
所述焊接端4高度为2.5~8mm,宽度为1.5~4mm。
所述新型焊钉1为圆柱头焊钉或螺栓头焊钉,材质为ML15AL、ML15、低碳合金钢Q345、Q420或Q460。
所述新型焊钉1直径为10~32mm,高度为40~70mm,切缝宽度为1~4mm。
所述柔性分隔材料2为灌封胶或环氧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抗剪承载力高,延性较好,充分发挥高性能材料组合结构性能。随着焊钉直径的增加,其横截面积增大,导致其抗剪承载力增加。新型焊钉通过杆部切割分体,各分体满足长径比要求,发生变形后混凝土内力重新分布,有效发挥混凝土材料性能。(参见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14.3.1中圆柱体焊钉连接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2)不产生群钉效应,便于施工。采用更大直径新型焊钉有效减少了界面所需要焊钉个数,解决在剪力较大区域焊钉布置困难的问题,有利于焊钉的施焊及提供施工活动的空间。
(3)变形协调,共同受力。新型焊钉通过杆部分体、焊头不分体这种“头连尾断”的分体方式、柔性材料对各分体的连接作用实现各分体共同受力,协调变形,充分发挥焊钉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0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工雕刻机板材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火门安装铰链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