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1537.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段玖祥;张文杰;汤光华;张聪旸;蒋欣军;陆锐杰;赵洋;周亚明;苗丰;唐仲凯;韩少鹏;季本慧;刘广祥;朱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3504;G01N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融合 二氧化碳 通量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速监测单元、烟气监测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分析处理单元;所述流速监测单元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烟气监测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流速监测单元,设置在烟囱中上部,包括至少三组矩阵式流速计与一组静电式流速计,用于对烟气的流速信号进行实时测量;矩阵式流速计与静电式流速计,间隔分布在同一烟囱截面;
所述烟气监测单元,包括采集单元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其中,采集单元设置于与流速监测单元相同的烟囱截面,用于对烟气进行采集,并输送至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用于流速监测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分析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并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监测单元中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流速监测单元至少相距8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对分析处理单元得到的二氧化碳通量进行实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所述远程控制终端与分析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远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包括TDLAS气体监测仪和NDIR气体传感器,所述TDLAS气体监测仪与NDIR气体传感器串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DLAS气体监测仪选用LGD F200-A CO2型号的TDLAS气体监测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DIR气体传感器选用S-MODULE EVO 30%型号的NDIR气体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监测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烟气温度、湿度与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式流速计选用HCTB-YQ-JZ001型号的矩阵式流速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二氧化碳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式流速计选用MPE-2000型号的静电式流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5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