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1822.3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1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苏立新;陈建英;牛国平;周虹光;张超;李强;李庆芝;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多级 分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包括原灰库、送风机、主管道、粒度分选机、粗灰库、超细分选机、Ⅱ级灰库、超细灰库、蒸汽气流粉碎装置、Ⅰ级灰库、高效布袋除尘器及超超细灰库,粗灰库的出口与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入口相连通,高温蒸汽管道的出口经拉瓦尔喷嘴与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粗灰出口与Ⅰ级灰库的入口相连通,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细灰出口与高效布袋除尘器的入口相连通,高效布袋除尘器的颗粒出口与超超细灰库的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实现粉煤灰的多级分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领域,涉及一种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和促进粉煤灰产业化、大宗化、高附加值利用。粉煤灰中约60%-80%为玻璃微珠,玻璃微珠可应用于防火材料、耐火材料、保温材料、陶瓷、花岗岩、橡胶和塑料高分子材料等产品,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粉煤灰玻璃微珠的粒度要求不同,玻璃微珠的市场价值是Ⅰ级灰的4-5倍。目前粉煤灰综合利用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煤炭资源和火电厂较为集中的北方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粉煤灰虽然利用率较高,但仍处于粗放型利用阶段,粉煤灰细度按45μm控制,主要应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掺合料、墙体材料(砌块、烧结砖等),粉煤灰精细化利用率和经济附加值低,粉煤灰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需充分挖掘。
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颁布执行,国家政策大力推广和促进粉煤灰产业化、大宗化高附加值利用。但是现有粉煤灰分选系统细度均按45μm控制,粉煤灰的高附加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如何实现粉煤灰的多级分选成为了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粉煤灰的多级分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包括原灰库、送风机、主管道、粒度分选机、粗灰库、超细分选机、Ⅱ级灰库、超细灰库、蒸汽气流粉碎装置、Ⅰ级灰库、高效布袋除尘器及超超细灰库;
原灰库的出口及送风机的出口与主管道的入口相连通,主管道的出口与粒度分选机的入口相连通,粒度分选机的粗灰出口与粗灰库的入口相连通,粒度分选机的细灰出口与超细分选机的入口相连通,超细分选机的粗灰出口与Ⅱ级灰库的入口相连通,超细分选机的细灰出口与超细灰库相连通;
粗灰库的出口与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入口相连通,高温蒸汽管道的出口经拉瓦尔喷嘴与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蒸汽入口相连通,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粗灰出口与Ⅰ级灰库的入口相连通,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细灰出口与高效布袋除尘器的入口相连通,高效布袋除尘器的颗粒出口与超超细灰库的入口相连通。
原灰库的出口经空气斜槽与主管道相连通。
粒度分选机的粗灰出口与粗灰库之间设置有舌板阀。
粗灰库的出口经螺旋给料机与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相连通。
蒸汽气流粉碎装置的粗灰出口经第一罗茨风机与Ⅰ级灰库相连通。
高效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经第二罗茨风机与超超细灰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粉煤灰多级分选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采用蒸汽气流粉碎装置将粒度分选机分选后的粗灰进行粉碎,然后分选出不同粒径等级的粉煤灰玻璃微珠,由高效布袋除尘器收集到相应的灰库,粒度分选机分选出的细灰进一步分选,以获得不同粒径等级的粉煤灰玻璃微珠,最后由高效布袋除尘器收集到相应的灰库,蒸汽气流粉碎装置与常规机械粉碎装置相比系统能耗低,可保持粉煤灰的微珠结构,粉碎力强,可获得更细的粉煤灰粒度,另外,高温蒸汽通过拉瓦尔喷嘴流速可达到超音速,粉碎力强,可保持粉煤灰的微珠结构的同时获得更细的粉煤灰粒度,分选效率高达95%。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1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触控交互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军用车辆环境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