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2594.1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高黎明;张雷;李进军;张睿;倪雪松;吴杰;李晨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牵引 供电 接触 隔离 开关 用电 防雷 | ||
1.一种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输入接线端子(8)、第一开关(1)、防雷保护单元(2)、辅助电路模块以及多个输出接线端子(6);
其中,所述输入接线端子(8)设有N线、L线和PE线端口,所述N线、L线端口用于与供电接触导线电性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1)分别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N1线和L1线串接;所述防雷保护单元(2)设置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N1线和L1线上,且另一端直接与所述PE线端口连接,所述PE线端口用于接地;所述防雷保护单元(2)还与所述辅助电路模块连接,所述辅助电路模块可实时监测防雷保护单元(2)的工作状态信号,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信号显示所述防雷保护单元(2)的工作状态以及发现故障发出报警信号;多个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相互并联设置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N1线和L1线上,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的N2线、L2线端口分别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N1线和L1线串接,其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箱和/或RTU箱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防雷保护单元(2)包括:第一防雷器(21)、第二防雷器(22)和第三防雷器(23),所述第一防雷器(21)独立地串接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N1线和L1线上,所述第二防雷器(22)与第三防雷器(23)串联后分别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L1线和N1线连接形成连接回路,且所述第二防雷器(22)和第三防雷器(23)之间的连接线又与所述PE线端口连接;所述辅助电路模块通过另一连接回路与所述第一防雷器(21)、第二防雷器(22)和第三防雷器(23)三者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部还设置有雷击计数器(3),所述雷击计数器(3)设置于所述防雷保护单元(2)与PE线端口的连接线上,用于统计雷击的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L1线端口还与所述辅助电路模块连接,所述辅助电路模块还用于实时监测多个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的连接状态以及发现故障发出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关(5),所述第二开关(5)设置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6)的L2线端口与所述电源防雷箱的L1线的连接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辅助电路模块包括电源、指示单元(10)、监控单元和遥信输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10)设置于所述电源防雷箱箱门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10)包括运行指示灯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部还设置有遥信输出端口(9),所述遥信输出端口(9)一端与所述遥信输出单元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监测平台建立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外侧底部设有多个防水接头(7),多个所述防水接头(7)分别与输入接线端子(8)和多个输出接线端子(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隔离开关用电源防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部至少设置有三个输出接线端子(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25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