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450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摩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防尘 散热 后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包括端盖主体,所述端盖主体中心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端盖主体上在位于散热孔处设有一组百叶,所述端盖主体上在位于百叶的后方位置设有百叶翻转机构,通过百叶翻转机构能够实现散热孔的打开与闭合,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散热与防尘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端盖主体散热孔处设置百叶,并在百叶后方设置百叶翻转机构,通过百叶翻转机构能够实现散热孔的打开与闭合,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散热与防尘作用。2)端盖主体中心位置开设的散热孔尺寸大于传统网格状小散热孔,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后端盖是设置在电机壳体后端的防护罩盖,一般在大型电机的罩盖上都开设有若干网格小散热孔,用于提高电机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效果,但是电机在不运行的状态下,散热孔不能进行关闭,这样电机若在长期不运行状态下会导致电机内部进入大量灰尘,影响电机后续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主体,所述端盖主体中心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端盖主体上在位于散热孔处设有一组百叶,所述端盖主体上在位于百叶的后方位置设有百叶翻转机构,通过百叶翻转机构能够实现散热孔的打开与闭合,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散热与防尘作用。
所述的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翻转机构包括丝杆、丝杆安装座、丝杆螺母及连杆,所述丝杆螺母沿丝杆轴向设有一组,且丝杆螺母与百叶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丝杆安装座设置在端盖主体内壁上,所述丝杆一端插接在丝杆安装座内,另一端伸出端盖主体,所述丝杆螺母上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杆一端与铰接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百叶活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一端设有转轴一,通过转轴一与端盖主体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百叶另一端设有转轴二,通过转轴二与连杆活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顶部设有外六角螺母,所述外六角螺母外侧套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内设有内六角孔,并通过内六角孔与外六角螺母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电机防尘散热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主体周向设有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中心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端盖主体散热孔处设置百叶,并在百叶后方设置百叶翻转机构,通过百叶翻转机构能够实现散热孔的打开与闭合,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散热与防尘作用。
2)端盖主体中心位置开设的散热孔尺寸大于传统网格状小散热孔,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端盖主体,101-散热孔,2-百叶,3-安装耳板,4-旋钮,401-内六角安装孔,5-百叶翻转机构,501-丝杆,502-丝杆螺母,503-铰接座,504-连杆,505-转轴一,506--转轴二,6-外六角螺母,7-丝杆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摩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摩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4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效精馏回收焦油中苯酚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加热螺杆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