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4997.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康积源;朱帆;李齐雨;郑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贺金玉;宋元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外墙 洞口 新型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包括洞口模板和止水板;洞口模板为口字形矩形封闭体,其内口与外墙体的内支撑之间预留空隙,其宽度与外墙体的厚度相同,在洞口模板的四周设有与外墙体上所配钢筋的大小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位置和间距与外墙体上所配钢筋的位置和间距相适应;止水板焊接在洞口模板的外表面,沿四周中部首尾相接;内支撑从洞口模板的内口中穿过,在内支撑与洞口模板的空隙中设有填充材料,洞口模板的端面与外墙体上预留的钢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加固方法新颖,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解决了洞口漏浆的缺点,提高施工质量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房屋建造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内支撑拆除需考虑安全、工艺、工期等问题,为提高内支撑拆除在关键线路中的时间。故内支撑穿地下室外墙在各项目地下室结构中广泛运用,但穿墙洞口加固存在不规范,导致漏浆等的缺点。
本专利通过对内支撑穿地下室外墙施工技术的研究,从下料、拼装、加固等一系列环节入手,进行施工工艺的改进,从而提出一种新型的内支撑穿地下室外墙的加固方法,以此达到对此类支模方式的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提高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包括洞口模板和止水板;
所述洞口模板为口字形矩形封闭体,其内口与外墙体的内支撑之间预留空隙,其宽度与外墙体的厚度相同,在所述洞口模板的四周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外墙体上所配钢筋的大小相适配,所述通孔的位置和间距与外墙体上所配钢筋的位置和间距相适应;
所述止水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洞口模板的外表面,沿四周中部首尾相接设置。
进一步,所述洞口模板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由四块板材围合而成,四块板材之间严密拼接,不留缝隙,以不发生渗漏为宜。
进一步,所述四块板材均为6mm厚的Q235钢板,对接口倒45角进行焊接成型。
进一步,所述止水板为钢板。
进一步,所述止水板与所述洞口模板的外表面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所述内支撑从所述洞口模板的内口中穿过,在所述内支撑与所述洞口模板的空隙中设有填充材料,所述洞口模板的端面与外墙体上预留的钢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填充材料为泡沫。
进一步,所述钢筋的直径为ø10。
进一步,所述洞口模板的端面与外墙体上预留钢筋的固定方式为单面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通过在内支撑穿墙洞口处设置洞口模板,内支撑从洞口模板的内口中穿过,加固方法新颖,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在洞口模板四周设置止水板,解决了洞口漏浆的缺点。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下室外墙洞口新型加固装置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洞口模板、11-通孔、2-止水板、3-内支撑、4-外墙体、41-钢筋、5-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4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运输的中空箱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型钢翼缘间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