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电动汽车以及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5615.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伦;欧阳明高;卢兰光;李立国;王贺武;韩雪冰;杜玖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4;H01M10/6556;A62C3/16;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樊春燕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功能 电池 电动汽车 以及 充电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电动汽车以及充电系统。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包括壳体、电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一阀门。壳体围构形成第一空间。电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一阀门均收纳于第一空间,且围绕电芯设置。第一管路用于与调温设备。第一管路用于流通调温介质。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之间。第二管路设置有喷射口。喷射口朝向电芯。第一阀门用于当电芯热失控时开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设置在电池包的内部。当第一管路流通调温介质时,调温介质与电芯换热,以快速调节电芯的温度。当电芯热失控时,第一阀门开启,第一管路中的液体进入第二管路,并从喷射口喷射至电芯,为电芯快速灭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电动汽车以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在电动汽车充电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充电过程的热管理需求越来越严苛;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着火事故数逐渐增加,对着火后的消防灭火需求逐渐升高。
就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而言,为减少充电过程中的电池衰减和安全问题,需要确保电池始终运行在适宜的温度。首先,在充电开始前需要将电池调整到适宜的温度,以获得较快的初始充电速度。在充电过程中需要将电池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传导出去,避免电池过热。
就电动汽车消防灭火而言,由于电芯封闭于电池包的内部,较难实现电池包内电芯的快速降温。
怎样才能使电池包的快速调温和快速灭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使电池包的快速调温和快速灭火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电动汽车以及充电系统。
一种带消防功能的电池包,包括壳体、电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一阀门。所述壳体围构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电芯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管路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且围绕电芯设置。所述第一管路用于调温设备或消防设备。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流通调温介质或消防液体。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一阀门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管路设置有喷射口。所述喷射口朝向所述电芯设置。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当所述电芯热失控时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内填充阻隔材料。所述阻隔材料在所述电芯热失控时融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芯。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芯是否发生热失控,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口朝向所述电芯的顶面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调温主管、第二调温主管和多个调温支管。所述第一调温主管用于与所述调温设备的出液口或所述消防设备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调温主管用于与所述调温设备的进液口或所述消防设备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多个调温支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温主管和所述第二调温主管之间。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调温主管、所述第二调温主管或所述多个调温支管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还包括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温主管与所述调温设备的出液口或所述消防设备的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三阀门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二调温主管与所述调温设备的进液口或所述消防设备的出液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调温支管至少围绕设置于一个所述电芯的侧壁或底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包括消防主管和多个消防支管。所述消防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多个消防支管分别与所述消防主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消防支管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喷射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5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