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5707.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恰;韩硕;包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阻尼 循环 风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包括外循环新风口和内循环回风口,所述外循环新风口和所述内循环回风口之间设置有内外循环风门,所述内外循环风门通过循环风门摇臂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轴孔内设置有阻尼风门。本实用新型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可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开度决定引入的新风风量,进而减少新风热负荷,快速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需求;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乘客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位置,可使整车在不同行驶的车速下,乘员舱内HVAC的出风口都保证稳定的风量,为整车驾乘提供舒适环境;内外循环风门与阻尼风门采用同轴结构的设计,极大的减少了两扇风门所必须的空间尺寸,便于对HVAC进风侧壳体的尺寸进行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驾乘的体验感及车内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主机厂及内饰需要在不减少必须功能及舒适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尺寸。众所周知,汽车的空调箱(HVAC)一般放置在仪表盘及副驾脚部位置上方,那么空调箱(HVAC)进风侧尺寸越小,对应副驾脚部的空间也会越大,进而舒适性也越好。
汽车空调箱(HVAC)的进风侧包括外循环新风进风口与内循环回风进风口。现有市面的车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解决新回风及混合比例问题:
方式一、一体式循环风门结构,该结构在外循环模式下,循环风门处于内循环回风口处,挡住回风口,在回风模式下,循环风门处于外循环新风风口,挡住新风进风口,当需要新回风混合时,循环风门介于外循环新风口与内循环回风口之间。
方式二、独立风门结构,外循环新风风门与内循环回风风门是独立设计的两扇风门,通过摇臂与齿轮的联动来实现风门的开关以达到控制内外新回风循环的目的。
上述二种风门结构的缺点在于:
对于方式一,当用户切换至外循环模式时,此时循环风门挡住内循环进风口,整车HVAC出风口风量会随着车速的改变而该改变,影响乘员舱内乘客的舒适性。
对于方式二,当采用两个独立风门通过齿轮联动的方式时,进风侧的壳体需要设计两根平行轴,这样进风侧壳体的尺寸较大,需要的空间较多。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阻尼循环风门结构,包括外循环新风口和内循环回风口,所述外循环新风口和所述内循环回风口之间设置有内外循环风门,所述内外循环风门通过循环风门摇臂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轴孔内设置有阻尼风门,所述阻尼风门通过阻尼风门摇臂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与所述循环风门摇臂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花键结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的另一侧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阻尼风门在与所述内外循环风门上花键结构装配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阻尼风门的另一侧设置有花键结构。
优选的,所述内外循环风门由塑料注塑而成并且配有软包胶结构。
优选的,所述阻尼风门由塑料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的一体式循环风门相比,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可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开度决定引入的新风风量,进而减少新风热负荷,快速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需求,达到节能效果;
在外循环新风模式下,乘客通过调节阻尼风门的位置,可使整车在不同行驶的车速下,乘员舱内HVAC的出风口都保证稳定的风量,为整车驾乘提供舒适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5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本安型噪声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