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持器型材矫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6774.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韩旭 |
地址: | 130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持器型材 矫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持器型材矫形器,包括固定板、两个固定臂和施力臂。两个固定臂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两相对端相铰接,两个固定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第一夹紧套。施力臂位于两个固定臂之间,施力臂包括丝杆,丝杆穿过固定板并与之螺纹连接,丝杆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一第二夹紧套。在使用本型材矫形器时,先将第一夹紧套和第二夹紧套与抓持器的型材待矫正部分连接,再将第二夹紧套与丝杆连接,用扳手逐步向内对丝杆施加预紧力,以达到型材受力矫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持器型材矫形器,可以使抓持器发生碰撞时,直接矫正变形的型材,而不用拆卸更换,提高维修效率,减少停台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矫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持器型材矫形器。
背景技术
在车间生产线上,抓持器是大量使用的部件,在生产过程中,抓持器经常出现碰撞现象,导致抓持器上的型材部件变形。以我司焊装车间为例,焊装车间目前616套抓持器,2019全年碰撞133次,累计停台5718min。发生碰撞后需要将抓持器上的变形型材拆下,更换安装新的型材部件。步骤繁琐、浪费时间、消耗备件、成本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持器型材矫形器,其可以使抓持器发生碰撞时,直接矫正变形的型材,而不用拆卸更换,提高维修效率,减少停台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提供一种抓持器型材矫形器,包括固定板、两个固定臂、施力臂;
所述两个固定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两相对端相铰接,所述两个固定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第一夹紧套;
所述施力臂位于所述两个固定臂之间,所述施力臂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一第二夹紧套。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套接有一内螺纹套,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圆形凸台,所述第二夹紧套的上端设有一螺纹柱,所述内螺纹套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圆形凸台卡接于所述内螺纹套内,从而使第二夹紧套固定在所述丝杆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施力头,所述施力头的形状与扳手的扳口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套和所述第二夹紧套的套筒部分均包括分体的两个半圆弧形体,所述的两个半圆弧形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套的一个半圆弧形体与所述固定臂相铰接,所述第二夹紧套的一个半圆弧形体与所述丝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用于安装加力杆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可承受的极限抗拉力大于等于350mpa,所述固定臂可承受的极限抗拉力大于等于420mpa。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臂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4°~18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通孔,用于安装所述丝杆;所述两个固定臂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处相对于螺纹通孔的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其整体材料采用45#钢,整体淬火HRC38-42。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抓持器发生碰撞后,可立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矫形器矫正变形的型材,节省更换备件时间,与备件报废处理相比节约很大部分成本;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矫形器矫正变形的型材后能满足抓持器正常搬运功能;
3.提高维修效率,保证设备开动率;
4.本实用新型的矫形器在线下也可以修复变形的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6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弹性锁紧夹头装置
- 下一篇:球泡灯电源板与光源板的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