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系统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68445.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袁松;宋川;王希宝;王军良;孔令喜;顾坤;赵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F17/00;G01N3/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系统锚杆,包括插入隧道围岩的螺纹杆体,还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弹簧垫;所述第一螺母一端和螺纹杆体位于围岩外部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通过弹簧垫和第一螺母连接。采用本方案,通过建立系统锚杆的现场试验体系,可以确定各类型、长度的系统锚杆的实际支护效果,择优选择满足变形控制、造价最低的锚杆及其间距。这不仅满足了隧道支护要求,同时也达到了成本控制的需求,保证初期支护的稳定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该方法也简单易行,操作难度低,试验对比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系统锚杆。
背景技术
传统隧道开挖后,主要采用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架+喷混凝土的初期支护结构。
系统锚杆作为新奥法隧道支护体系中重要的组成之一,目前实际工程中,系统锚杆的种类众多,采用哪种系统锚杆可以达到支护效果的同时造价最低,如何确定锚杆的长度、间距,这是困扰目前隧道设计和施工重要的因素。常规隧道设计,一般套用以往的隧道图纸锚杆间距和长度,也不管其是否符合地质条件和实施效果,往往造成支护强度不够、初期支护破坏或者锚杆过长、间距过密引起的资源浪费。隧道设计本为动态设计,系统锚杆的类型、间距和长度应与现场地质匹配,动态调整。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的总承包的方式,其对成本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的对隧道系统锚杆类型、长度、间距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进行设置,以满足支护强度的情况下,成本最低,这一直是隧道建设相关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系统锚杆现场试验方法,采用本方案,通过建立系统锚杆的现场试验体系,可以确定各类型、长度的系统锚杆的实际支护效果,择优选择满足变形控制、造价最低的锚杆及其间距。这不仅满足了隧道支护要求,同时也达到了成本控制的需求,保证初期支护的稳定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该方法也简单易行,操作难度低,试验对比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系统锚杆,包括插入隧道围岩的螺纹杆体,还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弹簧垫;
所述第一螺母一端和螺纹杆体位于围岩外部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通过弹簧垫和第一螺母连接。
本方案具体运作时,在钻出锚杆眼时,锚杆钻眼位置、方向和直径要严格控制,眼钻完后用气清孔,并将螺纹杆体一边旋转一边送入眼孔,螺纹杆体外表面全长标准大螺距螺纹结构,螺纹结构便于锚杆的切割和接长,与光滑杆体相比增加了锚杆体与注浆材料的粘接面积从而提高了锚固力;而在螺纹杆体未送入眼孔部分的一端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当锚杆受力时,第一螺母位移并压缩弹簧垫,使弹簧垫受力变形并作用于第二螺母,此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这样使得锚杆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并能释放一部分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一端和螺纹杆体位于围岩外部一端连接位置处设置钢垫板。本方案具体运作时,为了改善螺纹锚杆和围岩连接时端部受力,增强加固效果,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母一端和螺纹杆体位于围岩外部一端连接位置处设置钢垫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浆塞,所述螺纹杆体内部中空,所述螺纹杆体位于围岩孔出口处的内部设置止浆塞。
本方案具体运作时,中空杆体与实心杆体相比,中空杆体设计可获得更好的刚度和抗剪强度,而设置止浆塞,是为了使注入的水泥砂浆不会流出。
进一步的,为了能判断注浆情况,设置排气管,当排气管开始反浆时,则水泥砂浆已注入完毕,设置为: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螺纹杆体内部和围岩外部。
进一步的,一种隧道系统锚杆现场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文献调研和隧道设计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现场隧道围岩地质选择若干种备选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68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的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动跟管钻进防喷防尘渣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