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用公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022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柯益宝;林伟;陈炳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0 | 分类号: | H01R4/2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陈包杰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器用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层结构的连接器用公端子。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具有插针部、安装部、压线部,所述插针部由连续的底层、中间层、顶层叠加而成,所述插针部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锥形部,所述述插针部顶部通过冲压形成有锥型部。优点如下:采用三层结构,1、解决材料厚度0.2mm造成中间空心厚度不均匀,对配不畅及插拔力大等不良现象;2、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与壳体连接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用公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也叫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如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身控制单元及仪表盘等的信号及电流传输。连接器由插接配合的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组成,设置在公端连接器壳体内的端子称之为公端子。
目前市场用的公端子主要分为C型(图4-5)和U型(图6-7)结构,存在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原因在于中间有缝隙(厚度0.6mm减去两侧厚度0.2mm+0.2mm,还有0.2mm的间隙),容易造成中间空心厚度不均匀,对配不畅及插拔力大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层结构的连接器用公端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具有插针部、安装部、压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由连续的底层、中间层、顶层叠加而成,所述插针部与安装部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锥形部,所述述插针部顶部通过冲压形成有锥型部。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由底部、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围成的方形结构,所述顶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卡接部与所述右侧面的卡槽卡接。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上一体冲压成型有卡扣。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上一体冲压成型有定位凸起。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后端一体冲压成型有加强边,所述加强边的自由端贴合于所述左侧面的后端部。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面上设延伸有高于所述顶面的防误插凸起。
所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内设有一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连接器用公端子优点如下:采用三层结构,1、解决材料厚度0.2mm造成中间空心厚度不均匀,对配不畅及插拔力大等不良现象;2、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与壳体连接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用公端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用公端子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针部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统C型连接器用公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统C型插针部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统U型连接器用公端子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传统U型插针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用公端子,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1具有插针部2、安装部4、压线部3。所述插针部2由连续的底层5、中间层6、顶层7叠加而成。所述插针部2与安装部4之间设有平滑过渡的锥形部8,所述述插针部2顶部通过冲压形成有锥型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0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