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器用自动充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1763.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7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保定;时百超;宋林峰;张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B65G47/248;B65G47/24;B65G4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青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87 | 代理人: | 谢萍 |
地址: | 4549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器用 自动 充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器用自动充气系统,包括输送机构、转把机构和充气机构;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调把工位和充气工位;转把机构安装在调把工位,充气机构安装在充气工位;输送机构将瓶体依次输送到调把工位和充气工位,转把机构对瓶体的把手进行调整,充气过程能够很好的对瓶体进行限位并防止瓶体转动,而且无需人工参与,充气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升降调节组件的设置能够适用更多型号的瓶体,充气检测组件的设置避免人眼观察并人工主观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器充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火器用自动充气系统。
背景技术
灭火器干粉灌装通常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因为装入瓶内的干粉比较密实,不利于使用时的顺利压出,为了增加干粉疏松度,需要向完成灌装的瓶体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传统采用人工充气方式,动作繁琐且劳动强度大,而且充气效率低下。现有的灭火器灌装生产线充气时,需大量的人工辅助操作,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充气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火器用自动充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灭火器用自动充气系统,包括输送机构、转把机构和充气机构;输送机构上依次设有调把工位和充气工位;转把机构安装在调把工位,充气机构安装在充气工位;输送机构将瓶体依次输送到调把工位和充气工位,转把机构对瓶体的把手进行调整,充气机构对瓶体进行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把机构,包括夹紧组件和转动组件,夹紧组件与转动组件相对安装在调把工位的两侧且夹紧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形成夹紧转把区。夹紧组件将输送机构上输送到转把工位上的瓶体推向转动组件处并与转动组件一起作用将瓶体夹住,转动组件带动瓶体转动一定角度将把手转动到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动力件、夹紧板、夹紧卡爪;夹紧动力件的动力部与夹紧板连接,夹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夹紧卡爪;而为了便于瓶体能够跟随转动组件转动,在夹紧卡爪与瓶体接触处设有转动件。夹紧卡爪上下分布,能够更好的卡住罐体防止罐体倾倒;并且所述夹紧卡爪设有弧形卡槽,在弧形卡槽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以采用滚轮或者滚轴,只要能够转动即可。所采用的夹紧动力件为夹紧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动力件、转动件I和转动安装板;转动安装板朝向夹紧组件的端部设有转把开口,转动动力件的动力部向下穿过转动安装板后与转动件I连接,转动件I的外壁露出转把开口;转动件I露出转把开口的部位与夹紧卡爪之间形成夹紧转把区;在转动件I外壁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一方面增加转动件I与瓶体接触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还能对瓶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能更准确地控制转把的角度,所述转把机构还包括转把检测组件,所述转把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开关和检测支架,检测支架安装在支架上,检测开关竖直安装在检测支架上并位于检测工位上方;检测开关的检测光轴竖直向下与把手垂直;所述的检测开关采用光电开关,当把手转动到位后,光电开关有个信号给转动动力件,使转动动力件停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能够适用不同型号瓶体,所述转把机构还包括转把调节组件,所述转把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动力件和调节连杆,调节动力件的动力部与调节连杆连接并带动调节连杆移动,至少一组转动组件安装在调节连杆上;转把调节组件调节转动组件与夹紧组件之间的距离,根据瓶体型号来调整转动组件和夹紧组件的间距。
所述的调节动力件,包括调节丝杆、调节螺母、调节导向杆、丝杆安装座和导向安装座;调节丝杆穿过丝杆安装座后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调节螺母与调节连杆连接并带动调节连杆移动;调节导向杆对称安装在调节连杆上且调节导向杆的动作端穿过导向安装座设置;为了便于调节,在调节丝杆的外部设有调节手轮,通过调节手轮转动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调节螺母在调节限位杆的限定作用下只能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调节连杆也只能直线移动,进而改变调节丝杆上转动组件与夹紧组件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1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