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2238.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2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远;朱志成;钟贤彬;岳路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通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包括座椅泡沫、风扇和座椅蒙皮,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的送风道,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内,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所述座椅泡沫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多个所述导风孔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分别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上,所述座椅蒙皮对应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所述风扇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所述送风道、所述导风孔、所述导风组合槽和所述蒙皮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座椅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用户在乘坐座椅时,身体背部和臀部与座椅正面紧密接触,接触部位空气不流通,温度偏高,汗液无法挥发,极大降低了乘坐舒适性。座椅通风功能可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利用风扇将空气吹到座椅正面或将空气从座椅正面吸走,可以加强身体与座椅正面接触区域的空气流通,可降低该区域温度和散去汗液,给用户带来舒适感。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采用固定支架安装风扇,采用导风袋送风,结构复杂,布置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座椅通风结构,不需要设置用于安装风扇的固定支架和用于送风的导风袋,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降温区域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通风结构,包括座椅泡沫、风扇和座椅蒙皮,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槽和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的送风道,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槽内,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导风组合槽,所述座椅泡沫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孔,多个所述导风孔能够使多个所述导风组合槽分别与所述送风道相连通;所述座椅蒙皮包覆在所述座椅泡沫上,所述座椅蒙皮对应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蒙皮孔;所述风扇工作产生的流动空气依次流过所述风扇固定槽、所述送风道、所述导风孔、所述导风组合槽和所述蒙皮孔。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固定在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所述密封板对应所述风扇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风扇进气孔,所述送风道为朝向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凹陷的凹槽结构,所述密封板能够对所述送风道的开口进行封堵。
进一步,所述导风组合槽由多个导风凹槽组成,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首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导风孔相连,多个所述导风凹槽的尾端沿对应的所述导风孔的径向向外延伸。
进一步,所述座椅泡沫包括泡沫主体、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的左侧的左泡沫侧翼和设置在所述泡沫主体的右侧的右泡沫侧翼。
进一步,所述送风道包括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的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所述第一主干道和所述第二主干道的上部均与所述风扇固定槽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风道还包括多个第一支干道和多个第二支干道,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主干道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的尾端向左延伸至所述左泡沫侧翼上,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主干道相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的尾端向右延伸至所述右泡沫侧翼上。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互相平行,并且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从上到下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干道均从右至左向下倾斜,多个所述第二支干道均从左至右向下倾斜。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风孔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座椅泡沫的背面指向所述座椅泡沫的正面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2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