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2381.7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娣;杨亚斌;杨冬梅;薛黎萍;张利伟;冯萧萧;段聪;董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3/00;A61B90/17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眼科 临床 调式 眼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以及横梁,一对所述支撑板外侧连接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扩张结构,所述横梁下侧连接有头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通过电动气缸以及伸缩杆可以使得橡胶块位于患者双眼的正上方,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灵活性以及适用性较高,通过转动转轮可以使得扩张结构内的调节板带动伸缩杆以及橡胶块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支撑以及角度调节,避免了医生在临床治疗时手动对患者的眼睑进行扩撑,通过头部固定结构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防止在治疗以及观察过程中头部发生转动从而影响治疗以及观察,海绵垫的设置增加了患者在头部固定时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治疗观察以及治疗时,经常需要使用到眼睑器将患者的上下眼睑撑开,但是传统的眼睑器结构过于简单,没有固定的放置位置,是通过医生手持的,而且在对患者的眼睑进行撑开时,其撑开角度是通过医疗人员手动进行控制的,如若医疗人员的手部抖动的话,则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危险,并且现有的眼睑器缺少稳定患者头部的功能,一旦患者头部发生转动就会影响医生的观察以及治疗,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眼科临床的可调式眼睑扩撑装置,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板以及横梁,所述横梁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支撑板之间,且其位于一对所述支撑板后侧,一对所述支撑板外侧连接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扩张结构,所述横梁下侧连接有头部固定结构;
所述扩张结构包括固定板、电动气缸、支撑箱、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滑轨、第一转杆、一对结构相同的移动座、两对结构相同的支撑杆、一对结构相同的调节板、一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橡胶块;
所述固定板固定安置于右侧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电动气缸一端固定安置于固定板下侧,所述支撑箱外顶部与电动气缸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安置于支撑箱内一侧,所述第一转杆一端活动嵌装于支撑箱内另一侧,且其另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撑箱一侧中间部位,所述第一转杆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一对所述移动座与第一转杆两侧螺纹连接,两对所述支撑杆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移动座顶部以及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一对所述调节板与两对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其一侧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一滑轨内,一对所述伸缩杆一端与一对所述调节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活动贯穿于右侧所述支撑板,一对所述橡胶块与一对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轨、第二转杆、第一锥齿轮、转轴、第二锥齿轮、把手、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座、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杆以及头部固定座;
一对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安置于横梁底部,所述第二转杆两端分别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支撑板内,且其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装于第二转杆中间部位,所述转轴活动贯穿于横梁中间部位,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装于转轴一端,且其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把手与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活动座与第二转杆两侧螺纹连接,且其顶部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第二滑轨内,一对所述活动杆一端与一对所述活动座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头部固定座顶部与一对所述活动杆另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座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两端与一对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转杆两端过盈配合,所述轴承的外环与一对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2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汽器回水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MBR平板膜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