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动平衡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2510.2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华;张德纯;黄仕友;邓志刚;杨新建;王维林;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G01M1/3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刘宇宸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平衡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动平衡夹具,包括:底座分为底座轴段A、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C、底座轴段D,底座轴段A、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C的半径依次增大,底座轴段D半径大于底座轴段A小于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A上有螺纹孔;底座的轴向上设有不重合的配重孔、连接孔;芯轴分为芯轴轴段A、芯轴轴段B、芯轴轴段C、芯轴轴段D,芯轴轴段A末端外部为螺纹与同心螺纹孔旋合,芯轴轴段D末端外部为螺纹。启动动平衡机,找到夹具的不平衡位置和不平衡量,通过在底座反方向配重孔中添加橡皮泥,使夹具趋向于动平衡,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实现夹具的动平衡,实现零件动平衡检测周期缩短至1~2小时内,提高了制约某新机的生产研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动平衡夹具,属于动平衡测试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类的工件在回转时会存在一个回转中心,这个中心又分为理论上的和实际上的,由于加工、材质分布的原因,造成这两个中心不能绝对重合,零件在高速旋转时,一般会按照设计的回转中心进行装配,由于两个回转中心不重合,零件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一个周期的离心力,从而引起部件的振动,产生噪音、加速轴承磨损,一般回转类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使用动平衡夹具做动平衡检测;
目前在对航空发动机上的某一零件进行动平衡检测时,零件如图 4所示,由于动平衡夹具设计不合理,导致零件动平衡需要六个小时的检测周期,降低了制约某新机的生产研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动平衡夹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轴动平衡夹具,包括:底座,底座分为底座轴段A、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C、底座轴段D,底座轴段A、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C的半径依次增大,底座轴段D半径大于底座轴段A 小于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A上有螺纹孔;底座的轴向上设有不重合的配重孔、连接孔;
芯轴,芯轴分为芯轴轴段A、芯轴轴段B、芯轴轴段C、芯轴轴段D,芯轴轴段A末端外部为螺纹与同心螺纹孔旋合,芯轴轴段D末端外部为螺纹。
所述芯轴轴段A的端面中心有中心孔B。
所述底座轴段D的端面中心有中心孔A,螺纹孔与中心孔A同心。
所述连接孔贯穿于底座的底座轴段C。
所述连接孔为偶数并相互对称分布,连接孔为四个。
所述连接孔为圆孔。
所述配重孔通透位于底座的底座轴段B、底座轴段C上。
所述配重孔为偶数并相互对称分布,配重孔为十六个。
所述配重孔为圆孔。
所述配重孔为圆形台阶孔,所述配重孔的沉孔段位于底座轴段B 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孔与动平衡机装配固定好,找正定位面平面度在0.01,与零件相配的外圆跳动在0.01;启动动平衡机,找到夹具的不平衡位置和不平衡量,通过在底座反方向配重孔中添加橡皮泥,使夹具趋向于动平衡,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实现夹具的动平衡;停止动平衡机,通过在零件允许修磨处,修磨相同方向的外圆表面,实现零件动平衡检测周期缩短至1~2小时内,提高了制约某新机的生产研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芯轴与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零件主视半边对称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2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路板和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机械臂动态演示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