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4011.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3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孔灼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佰力创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 44639 | 代理人: | 杨冰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自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压缩机、伸缩管、裁剪机、固定板一、剖光机、下料装置、固定板块和底座,当所述气压泵推力时,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缸筒内部气压压缩,使所述冲撞器向前方受力,使所述冲撞器撞击到所述固定板块处,将所述固定板块中的废料击飞,所述保护结构在所述缸筒内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气压过大使所述冲撞器飞出所述缸筒内壁,所述防尘圈防止缸筒内壁有颗粒物以免后期造成机器故障废料进入所述下料机外壳时会因为受力发生碰撞导致散落各处,但是因所述缓震板底部有所述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卸力使废料顺着所述缓震板滑下去,会因为倾斜角度的原因下滑至所述传送履带上,最终集中收集到废料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领域,在加工五金材料钢管或其他材料时中难免出现误差,从而产生废料。但由于五金材质本身质量大,常规的下料机构在对片状产品进行下料时,容易出现废料散乱的情况,清理废料不容易收集,下料的效果有待提高,且下料机构容易出现灰尘堵塞,后期造成机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自动下料结构,包括机床操作台、压缩机、伸缩管、裁剪机、固定板一、剖光机、下料装置、固定板块和底座,机床操作台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内壁插接所述伸缩管,所述裁剪机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剖光机顶部,所述下料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顶部,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冲撞器、保护结构、活塞、防尘圈、缸筒、密封圈、拉杆和气压泵,冲撞器一端嵌入所述缸筒内壁,所述保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缸筒上下两侧,所述活塞一端嵌入所述密封圈内壁,所述防尘圈套接所述活塞,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所述气压泵活动连抽压区,所述固定板块固定连接所述剖光机一端,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料机外壳包括防溅板、缓震板、缓震装置、下滑板和传送履带,所述下料机外壳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防溅板,所述缓震板嵌入所述下料机外壳内部,所述缓震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外壳内壁,所述下滑板固定连接所述机床操作台内壁底部,所述传送履带设置所述下料机外壳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料机外壳放置的位置是所述下料装置冲撞出废料的接收位置,所述传送履带将废料转动到最终的收集区,所述缓震板的倾斜角度为40°,所述下料机外壳外壳的材质为铝制合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块是定制的废料嵌合大小,冲撞器的长度是1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冲撞器是一个圆柱体,所述冲撞器冲撞的力度等于所述活塞受压的大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缓震装置受力时是卸力状态,并非回弹,受力时不会使所述缓震板反受力。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佰力创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佰力创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4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状结构加热体及汽车座椅
- 下一篇:压力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