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4394.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国;吴凡华;彭庚;施鹏飞;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7/18;G02B23/24;G03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检测 潜望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该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包括信号盒、伸缩杆、支撑结构以及潜望镜探头,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信号盒相连,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潜望镜探头相连,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潜望镜探头相连;其中,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缆,所述信号盒的内部设有WIFI6模块,所述潜望镜探头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WIFI6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管道检测潜望镜在信号传输上容易出现的卡顿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在测试区域内多台设备同时老化测试容易出现占道干扰的问题,使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排水管道(箱涵)是城市防汛排水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城市污水的有序收集、运输、治理以及维护城市日常运行的重要作用。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排水管道设施也在迅速增长。因此,排水管道的检测、养护、修复和治理也显的尤为重要。
目前,潜望镜检测技术在管道检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管道潜望镜进行排水管道(箱涵)检测时,接收到的视频信息通常采用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模式。其中有线模式相比无线模式信号更加稳定,但有线模式的潜望镜操作复杂,而且操作距离受到线长限制。然而目前的无线模式存在着信号传输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等问题。目前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式为WiFi5的局域网连接,无论是传输速率还是传输容量都无法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而且多台设备同时使用时容易出现信号占道、传输卡顿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稳定、高效地传输检测数据的潜望镜装置,已成为当前管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能够稳定、高效的传输管道检测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检测潜望镜装置,包括信号盒、伸缩杆、支撑结构以及潜望镜探头,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所述信号盒相连,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潜望镜探头相连,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潜望镜探头相连;其中,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有沿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缆,所述信号盒的内部设有WIFI6模块,所述潜望镜探头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WIFI6模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WIFI6模块包括第一信号传输器、稳压电路板以及WIFI6路由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器与所述稳压电路板相连,所述稳压电路板与所述WIFI6路由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潜望镜探头包括探头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探头壳体内部的第二信号传输器、摄像头和多个照明灯具,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器位于所述探头壳体的一端,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探头壳体的另一端的中心位置处,各所述照明灯具环绕设置于所述摄像头的外围,各所述照明灯具的轴线与所述摄像头的轴线相互平行,以使各所述照明灯具的灯光指向能够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第二信号传输器通过所述电缆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照明灯具包括灯杯以及设置于所述灯杯中的灯珠,所述灯珠和所述灯杯均通过光源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探头壳体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杯的前端设置玻璃片,所述玻璃片背向所述灯杯的一侧设有压盖;所述摄像头的前端设有密封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紧固板、两个支撑标尺杆以及两个缓冲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标尺杆相互平行;各所述缓冲组件均包括标尺导套以及套装在所述标尺导套上的弹性件,两个所述标尺导套对应地固定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标尺杆上,各所述标尺导套的下端分别设有导套限位部;所述支撑紧固板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对应套设在两个所述标尺导套上,各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紧固板、所述导套限位部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4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