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4700.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苗;杨月明;丁建华;徐志强;解志宏;任家良;程燕楠;尉龙;陶涛;李志宏;商启蒙;杨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8;F23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010499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烟装置,涉及火电厂排烟技术领域。该排烟装置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烟囱包括上烟道段和下烟道段,加热装置包括容置筒、导热管和加热组件,容置筒连接于上烟道段与下烟道段之间,导热管设于容置筒内,且导热管的顶端与上烟道段连通,导热管的底端与下烟道段连通;加热组件连接于容置筒,用于加热流经导热管内的烟汽。该排烟装置中,加热组件能够通过导热管对烟囱的烟汽进行全面有效的加热升温,从而有效减少烟汽在烟囱内部凝结为雨滴或冰粒的几率,相应减少雨滴和冰粒降落至烟囱内部对其内部部件造成的损坏,确保烟囱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排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厂冬季机组运行时通常采用湿法脱硫装置对烟汽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后的烟汽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但这种湿式脱硫法使排入烟道的混合烟汽温度低、水分含量高,烟汽经过烟囱的过程遇到冷空气会结成带有粉尘的雨滴,严重的甚至会凝结形成冰帽式冰粒,雨滴及冰粒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至烟囱内部,会对其内组件造成损坏,影响烟囱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排烟装置,以解决现有烟囱排烟汽时,烟汽形成的雨滴或冰粒容易降落至烟囱内部,对其内组件造成损坏,影响烟囱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烟装置,包括烟囱和加热装置,所述烟囱包括上烟道段和下烟道段,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容置筒、导热管和加热组件,所述容置筒连接于所述上烟道段与所述下烟道段之间,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容置筒内,且所述导热管的顶端与所述上烟道段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连通;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于所述容置筒,用于加热流经所述导热管内的烟汽。
可选地,所述容置筒的底端与所述下烟道段的顶端之间封堵有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多个插接孔,多个所述插接孔分散排布于所述隔板;所述导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与多个所述插接孔一一对应插接。
可选地,所述下烟道段内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自上向下呈扩口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孔与多个所述导热管一一对应,且所述导热管的底端插接于相应所述导流孔的缩口端。
可选地,所述导热管为螺旋管。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水箱、加热件、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所述进液管连通于所述水泵的出液口与所述容置筒的顶部之间,所述回液管连通于所述容置筒的底部与所述水箱之间,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进液管、所述回液管或所述水箱内。
可选地,所述容置筒内安装有搅拌件,所述容置筒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搅拌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于所述容置壳内搅拌。
可选地,所述搅拌件包括转动轴和设于所述转动轴的搅拌叶片,所述转动轴枢接于所述隔板,且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伸出所述隔板;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枢接于所述隔板底端的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内圈壁设有内齿圈,所述转动圈的外圈壁设有外齿圈;所述转动轴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动轴沿所述容置筒的周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均伸出所述隔板且固接有内齿轮,多个所述内齿轮均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容置筒,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外齿圈啮合。
可选地,所述上烟道段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上烟道段的侧壁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连通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包括沿所述上烟道段径向延伸的第一管段,所述导烟管或所述上烟道段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底部,且所述收集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底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导烟管还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出烟端连通,所述第一管段的内顶壁沿背离所述出烟口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4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