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5838.X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岳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富亿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4 | 分类号: | B04C5/14;B04C5/085;B04C5/103;B04C11/00;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动 调节 装置 除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属于石油钻井工程泥浆固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旋流室,所述旋流室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沉砂室,所述旋流室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旋流室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室底部开设有底流口,所述底流口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焊接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所述自动调节底流装置包括堵球、伸缩柱和弹簧,所述堵球底部焊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外侧壁套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可自动根据沉砂室内物料的多少调节底流口的流速,本实用新型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结构稳固,由三层制成,即能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又较为耐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工程泥浆固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
背景技术
在钻井中,除砂器是用来将循环到地面的泥浆,采用离心分离原理来清除泥浆中的岩屑和杂物的。
传统的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有以下缺点:1、传统的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无法自动调节底流口的流速,需要人工调节底流口的流速,十分麻烦;2、传统的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有使用陶瓷材质的旋流器耐高温但不耐磨损,使用寿命短,一般在2000小时就需更换一次,聚氨酯材质的除砂器耐磨损但不耐高温;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本实用新型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可自动根据沉砂室内物料的多少调节底流口的流速,当沉砂室内物料多时,砂子流至底流口,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将堵球向下压,堵球下移时,伸缩柱缩短,上柱向下柱内侧壁下滑,弹簧沿着上柱在下柱滑动的方向被压缩,砂子从底流口流下,当砂子减少时,砂子自身的重力较轻,不足以将堵球下压到最底端,弹簧回弹的力支撑住堵球,使堵球与底流口仅漏出小缝隙,砂子缓缓从缝隙中漏下,本实用新型带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的除砂器结构稳固,由三层制成,即能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又较为耐磨损,内层为陶瓷材质制成,陶瓷材质化学性质稳定,质硬,经济实惠,耐高温,但是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内层内侧壁开设有螺旋纹,使流体顺着螺旋纹的方向旋转,降低内层的磨损,延长内层的使用寿命,中间层为聚氨酯材质,耐磨,使用寿命可长达4200小时,旋流效果相对较好,但是不耐高温,当陶瓷内层被磨掉后,聚氨酯中间层可持续工作,无需定期更换,十分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旋流室,所述旋流室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沉砂室,所述旋流室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旋流室外侧壁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室底部开设有底流口,所述底流口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焊接有自动调节底流装置,所述自动调节底流装置包括堵球、伸缩柱和弹簧,所述堵球底部焊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外侧壁套接有弹簧,所述沉砂室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内侧壁安装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和凸点与内层适配连接,所述内层内侧壁开设有螺旋纹,所述外层为高铬铸铁材质,所述中间层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内层为陶瓷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流室底部焊接有下安装环,所述下安装环表面开设有螺孔且通过螺孔、螺栓和螺母与上安装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安装环焊接在沉砂室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砂室外侧壁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焊接有圆柱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流口下部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包括环体、竖杆和底座,所述环体底部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部焊接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体表面开设有螺孔且通过螺孔和螺栓与沉砂室底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包括上柱和下柱,所述上柱外侧壁下部与下柱内侧壁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富亿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富亿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5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