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6680.8 | 申请日: | 202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4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武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移液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支撑杆和一横杆,所述一对支撑杆一侧水平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配合设置有多个弧形槽盖,所述横杆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上表面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集液槽,所述多个集液槽内部对应放置有多个集液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能将移液器中部自动固定在移液器架上,单手即可完成固定操作,能有效避免移液器因晃动与器架撞击,而且设置的集液瓶能有效收集移液器端头滴出的药液,避免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小容量转移液体的精密工具,由于液体试剂需避免污染,且不能随便搁置,因此需要置于专门的移液器架之上,目前实验室所用的移液器架在使用时多只能将移液器尾部挂在移液器架上,往往挂取不稳固,移液器容易从移液器架上脱落,从而造成污染甚至损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22035890.6公开了一种套挂式可移动移液器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移液器架在使用时只能将移液器的尾部固定,一旦移液器架不小心被触动,其上放置的移液器很容易晃动并与移液器架撞击,容易对移液器造成损伤,而且该移液器架在使用时需要一只手拿移液器,另一只手将移液器架的把手夹持口打开,再将移液器尾部放进去固定,需要双手完成,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其上表面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所述一对支撑杆上端通过一横杆相连接;
横板,其水平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撑杆一侧,且两端与所述一对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远离所述支撑杆一侧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多个弧形凹槽内配合设置有多个弧形槽盖,所述多个弧形槽盖外侧一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多个弧形凹槽内侧壁水平设置有多个滑槽,所述多个卡块与所述滑槽配合,并可在所述多个滑槽内滑动,所述多个卡块内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微型电机;
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横杆上表面,且与所述多个弧形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多个微型电机对应连接;
多个集液槽,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与所述多个弧形凹槽一一对应,所述多个集液槽内部对应放置有多个集液瓶。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为金属材质,且其下表面设置有磁铁片。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为矩形板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横杆为圆柱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弧形凹槽为三个。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集液瓶高度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弧形凹槽以及槽盖的设置,当将移液器把手挂在移液器架上时,能将移液器中部自动固定在移液器架上,单手即可完成固定操作,能有效避免移液器因晃动与器架撞击,而且设置的集液瓶能有效收集移液器端头滴出的药液,避免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医用移液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槽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6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笔
- 下一篇:治具组件和激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