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8111.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22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商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行 |
主分类号: | A61B17/225 | 分类号: | A61B17/225;A61H23/00;H02G3/0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7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弹道 冲击波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波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机体,机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机体的正面连接有导线,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收线机构,导线的外端穿过收线机构且连接有治疗头;收线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板,壳体的一侧中部外壁安装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能够推动压板移动,压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紧密焊接有套管,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壳体远离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轴。该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的收线机构将导线进行收纳,避免导线暴露在外部造成损坏,且在使用时可将其拉出,且通过压板能够将导线压紧固定,避免产生滑动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波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背景技术
冲击波在临床医学领域最早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开始被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经过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冲击波疗法日益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冲击波作为一种介于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之间的新型治疗方式,风靡欧美等国。
现有的冲击波治疗仪在使用时导线不便于进行收纳,在使用时容易导致导线缠绕或者磨损,且使用时也不便于将导线进行固定,导致导线松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机体的正面连接有导线,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收线机构,所述导线的外端穿过收线机构且连接有治疗头;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壳体的一侧中部外壁安装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能够推动压板移动,所述压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紧密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壳体远离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贯穿壳体的外壁且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套管插接配合,所述套管的内壁靠近滑槽处紧密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出线孔和进线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底部外侧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倾斜的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推拉扶手。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的外端安装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外壁靠近治疗头处安装有固定圈,所述治疗头能够卡入固定圈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中,通过其中设置的收线机构将导线进行收纳,避免导线暴露在外部造成损坏,且在使用时可将其拉出,且通过压板能够将导线压紧固定,避免产生滑动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机体;11、散热孔;12、显示屏;13、推拉扶手;14、导线;141、治疗头;2、底座;21、万向轮;3、收线机构;31、壳体;311、出线孔;312、进线孔;32、压板;33、旋转轴;331、滑槽;34、套管;341、滑块;342、弹簧;35、螺纹管;36、螺纹杆;4、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行,未经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8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医疗设备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喉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