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9278.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缪锡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418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坯机下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属于压坯机领域,压坯机下料装置包括包括模具,所述模具的两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入料斗;入料斗的出料端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由机械爪夹持并悬空设置于所述模具上方;所述入料管的边缘与所述模具的边缘对齐。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通过在模具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入料斗,保证模具前后两端的落料速度一致,使模具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一致,平衡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坯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坯机下料时,在模具上方仅设置有一个下料斗,并通过物料自身的重力从下料斗落到模具内,造成模具前后端的物料量不平衡,在压模时出现前薄后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在模具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入料斗,平衡前后两端的物料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包括模具,模具2的两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入料斗3。
优选地,入料斗3的出料端连接有入料管32,入料管32由机械爪31夹持并悬空设置于模具2上方。
优选地,入料管32的边缘与模具2的边缘对齐。
优选地,入料斗3的入料端开口大于入料斗3的出料端开口。
优选地,模具2由模具传送带1运送至待压模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模具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入料斗,物料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入料斗、入料管落到模具内,落料时,模具前后两端的落料速度一致,因此最终模具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一致,平衡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模具传送带;2、模具;3、入料斗;31、机械爪;32、入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压坯机下料装置,包括模具2,模具2的两端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入料斗3,在模具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入料斗3,物料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入料斗3内壁落到模具2内,落料时,模具2前后两端的落料速度一致,因此最终模具2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一致,平衡前后两端的物料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了固定入料斗3,进一步地,入料斗3的出料端连接有入料管32,入料管32由机械爪31夹持并悬空设置于模具2上方。
为了保证物料落入模具2内,进一步地,入料管32的边缘与模具2的边缘对齐,保证左右两个入料管32均在在模具2长度范围内。
为了增加放料效率,进一步地,入料斗3的入料端开口大于入料斗3的出料端开口,由于入料斗3的入料口较大,增加了入料斗3的存料体积,在加入物料时,可以提高初始加入量。
为了将模具2运送至指定位置,进一步地,模具2由模具传送带1运送至待压模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9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电极电池
- 下一篇:一种带有定位系统的消防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