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无菌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9502.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1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陆潮峰;鲁建国;曹黎明;丁海微;王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无菌 防护罩 | ||
本申请公开了医用无菌防护罩,包括罩子,所述罩子上开设有若干孔,所述罩子设置有开口,还包括可变形条及粘接垫圈,所述可变形条固定在罩子的开口处,所述粘接垫圈固定设置在可变形条或者罩子的开口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可变性条以及粘接垫圈的组合使用,确保了罩子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整个密封过程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无菌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不同种类的开放性伤口和不同愈合阶段的伤口需要使用不同的敷料来促进伤口的愈合,由于敷料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敷料的局限性,不能始终保持伤口有利的愈合环境,需定期更换及根据伤口不同愈合程度更换对应的敷料。
因为更换敷料十分繁琐费时,所以专利CN203001243U提供了一种医用无菌罩,但是该种医用无菌罩是通过连接环(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3)以及固定带(文献中附图标记序号为4)贴紧固定在皮肤表面上,而利用连接环与固定带来贴紧固定在皮肤上的,所以无菌隔离布与皮肤之间会存在空隙,环境中污染物极易穿过空隙进入无菌隔离布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无菌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无菌防护罩,包括罩子,所述罩子上开设有若干孔,所述罩子设置有开口,还包括可变形条及粘接垫圈,所述可变形条固定在罩子的开口处,所述粘接垫圈固定设置在可变形条或者罩子的开口上。
可变形条是金属条(如铁丝条),在罩子的开口处设置可变形的金属条,由于金属可弯折变形,当将可变形条折叠出需要的形状后,确保该形状的开口能完全紧密贴合皮肤的开口处时,然后利用粘接垫圈的粘紧在皮肤上,这样可以保证罩子盖紧在皮肤上,且罩子与皮肤之间不会出现空隙,确保外界环境中的污染物不会通过罩子与皮肤之间的间隙进入罩子内。具体本方案中所述的粘接垫圈可以是一个表面设置有胶贴的环,可以是对皮肤具有黏性的硅胶环。
综上所述,本防护罩通过可变性条以及粘接垫圈的组合使用,确保了罩子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整个密封过程保持稳定。
可选的,所述罩子的开口处设置有罩底,所述可变形条固定设置在罩子的罩底上。
罩子上设置罩底是为了提高整个罩子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罩子上开设有给气孔,排气孔、给液孔及引流孔。
可选的,所述罩子上设置有褶皱折叠环形圈,所述褶皱折叠环形圈围绕引流孔分布。
当引流孔上插接有管子时,由于褶皱折叠环形圈的存在,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调整引流孔上的管子方向。
可选的,所述罩子为半球状罩子。
具体罩子的形状外观可以为半球状,也可以是椭圆形或方形。
可选的,所述罩子为透明罩子。
制作罩子材料选用生物相容性高的,透明的,具有一定柔韧度和支撑性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可变形条为金属可变形条。
可选的,所述粘接垫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罩子的罩底上。
粘接垫圈设置在罩子的罩底上,可以提高整个罩子粘接在皮肤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变性条以及粘接垫圈的组合使用,确保了罩子与皮肤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整个密封过程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医用无菌防护罩示意简图;
图2是排气孔及给液孔在罩子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9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