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刚性渐变部件的支架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79724.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健;马高亭;刘颖;马天娇;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斯巴什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62 | 分类号: | A61F2/962;A61F2/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刚性 渐变 部件 支架 输送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刚性渐变部件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外鞘管、套设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内管和压握在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的支架,在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刚性渐变部件,所述刚性渐变部件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伸出所述刚性渐变部件,所述支架的近端与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的远端搭接,所述刚性渐变部件上设置有螺旋形切槽,所述螺旋形切槽为螺距渐变结构。本申请通过应用刚性渐变部件来实现支架输送系统中支架和与之连接的管体之间的刚性过渡,使得整个支架输送系统的抗弯强度是连续均匀渐变的,使得输送系统兼具推送性和柔顺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刚性渐变部件的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支架植入是治疗血管狭窄或病变的重要方法。支架系统包含支架和输送系统两部分,支架是通过输送系统经穿刺后进入血管,在体外手柄端推送作用下,通过血管管路,到达狭窄或病变位置后释放到血管内,支架通过自扩张或球囊扩张后对血管内狭窄位置进行支撑,实现血管重建。在植入支架的手术的过程中,输送系统是介入治疗中将支架输送到人体病变部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现有的输送系统当中,输送系统通过弯曲血管管路的效果依然不是很好,其原因在于:现有的支架输送系统中存在支架端(远端)与设置在外鞘管内的管体之间的抗弯强度不是连续均匀变化的问题,即存在抗弯强度突变过大的问题。这是由于支架与输送系统中的管体的材质不同,因此抗弯强度差距较大,导致在衔接处会产生较大的抗弯强度突变,致使整个输送鞘管的抗弯强度不能连续均匀渐变。当输送系统通过弯曲复杂的血管管路时,支架和与之连接/搭接的管体的衔接处会发生弯折的现象,导致输送系统的鞘管与血管管壁局部摩擦力增大,使推送力无法有效传递,手柄端的推送力被很大程度的削减,造成输送系统推送困难,支架系统很难通过血管弯曲部位抵达病变位置。现有的支架输送系统通过增加外鞘管的厚度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虽然该种方式增加了整个输送系统的抗弯强度,但是使得支架输送系统的柔顺性大幅下降,降低了输送系统的通过性。因此亟需一种兼具推送性和柔顺性的支架输送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应用激光切割的方式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刚性渐变部件的支架输送系统,来解决支架输送系统中输送鞘管抗弯强度不均匀连续变化,在通过弯曲血管管路时发生弯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刚性渐变部件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外鞘管、套设在所述外鞘管内的内管和压握在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的支架,在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刚性渐变部件,所述刚性渐变部件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的远端部分伸出所述刚性渐变部件,所述支架的近端与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的远端搭接,所述刚性渐变部件上设置有螺旋形切槽,所述螺旋形切槽为螺距渐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形切槽的螺距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增大,所述刚性渐变部件从远端到近端的抗弯强度逐渐增加,使得所述支架近端部分的抗弯强度与所述刚性渐变部件远端部分的抗弯强度是连续变化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形切槽的螺距从远端至近端逐渐减小,所述刚性渐变部件从远端到近端的抗弯强度逐渐降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由管材经激光切割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材为不锈钢管、镍钛合金管、钴铬合金管或高分子材料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的近端与所述内管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渐变部件近端部分的最小弯曲半径与所述内管的最小弯曲半径接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的近端与操作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显影环,在所述刚性渐变部件的远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显影环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显影环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斯巴什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罗斯巴什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79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加工用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的反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