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多传感器互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1353.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之;黄喆;邢顾莲;赵文祎;齐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7/06;H04W4/38;H04W84/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山体 滑坡 监测 传感器 互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多传感器互动监测系统,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基于山体监测服务器,至少一个传感器网络,以及通讯模块构建山体滑坡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网络采集滑坡体不同监测点的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山体监测服务器进行解算,控制传感器进行参数调节,改变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频率。该方案自动化地建立了不同滑坡体多个传感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传感器之间的互动性和协同性,并且自动、及时、同步地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参数调节,提高了山体滑坡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多传感器互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山体滑坡是很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具有预防难、救援难、危害大、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现在的山体由于环境破坏和过度开采,一旦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山体滑坡监测相关技术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山体滑坡监测仪器和技术也在更新迭代和不断改进。
现有山体滑坡的自动化监测技术改进的路线,主要是在监测仪器的研发路线上,对单个仪器的技术不断升级,或者融合不同的传感器功能,并不断提高监测仪器的精度,然后形成对单点监测精度的强化。进行山体滑坡监测预警时,让每个监测仪器独立工作,获得山体某个单点位置的监测数据后,再将单个不同监测点的数据统一汇总到数据平台,由技术人员或者专家进行综合研判,得出山体滑坡风险的最终判断结果,然后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和评估,判断是否有山体滑坡的风险存在,并且逐一手动调整监测仪器的参数,已调整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频率,以期获取更多有效的数据。
然而,山体滑坡的监测对象是整个山体而非滑坡体上的某一个监测点。原有的技术方案将独立工作的监测仪器的监测数据汇总至平台通过人工进行综合研判,然后根据最终的研判结果指导技术人员现场核查、评估,逐一手动调整传感器的参数,这种做法无法建立多个传感器之间的联系,而且无法及时、同步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参数调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多传感器互动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山体滑坡监测技术无法建立多个传感器之间的联系,而且无法及时、同步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参数调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多传感器互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山体监测服务器,用于分析处理传感器数据对滑坡体进行监测;
至少一个传感器网络,用于采集滑坡体变形处的物理量数据;
以及通讯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山体监测服务器和所述传感器网络之间的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山体监测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MCU,门限触发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山体监测服务器内部通信的内部通信模块,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数据库模块;
所述山体监测服务器通过内部通信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网络连接,所述内部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MCU以及门限触发模块顺次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MCU连接,所述门限触发模块与内部通信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声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用于数据清洗过滤的数据清洗单元和模数转换器。
优选的,所述数据清洗单元包括dataWrangler数据清洗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未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1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高效率倍频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幕机的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