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1406.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0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涵;苏会明;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生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浸润装置,包括浸胶组件和两个喷胶组件,所述浸胶组件包括浸胶槽和设置于所述浸胶槽内的导辊;所述喷胶组件包括喷胶元件;所述喷胶元件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出料侧,两个所述喷胶组件的喷胶元件相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有输料通道,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相对所述输料通道呈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设置。喷胶元件的胶液喷射至玻纤布,打破粘附在玻纤布表面的气泡,并及时在气泡破裂位置处补充胶液,杜绝因气泡导致的“缺树脂”问题的发生。喷射的胶液可以在玻纤布表面形成一个胶液液幕,有效的阻止浸胶槽胶液表面的气泡粘附到布面上,并且可以使胶液进一步的进入玻纤纱束中,达到二次浸润的目的,提高玻纤布的含浸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浸润装置。
背景技术
层压板生产制造过程包括将玻璃纤维布等增强材料经过装有树脂胶液的浸胶槽中进行浸泡,然后经过高温烘烤形成半固化片,再经高温热压与铜箔或者其他离型材料叠合成为覆铜箔层压单面板或者绝缘板。
增强材料浸胶过程中浸胶槽内胶液会不断被消耗,因此连续浸胶时需要不断的向浸胶槽内补充胶液。而目前常规的补充胶液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输胶管从胶液液面上方直接将胶液通入胶槽中;第二种是通过输胶管从胶槽底部即液面下方将胶液通入胶槽中。而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输送胶液都会有大量的气泡进入浸胶槽。以及在胶液混制过程中长时间的搅拌,也会使大量气泡进入浸胶槽。浸胶槽中的气泡会附着在玻璃纤维布表面,使得胶液无法与玻纤布结合,再经过上胶机夹轴时,粘附在玻纤布表面的气泡被挤破,因再无新鲜胶液填补,进而在气泡破裂处会形成半固化片常见的表观缺陷“缺树脂”。且通过具有“缺树脂”缺陷的半固化片所生产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润装置,以解决胶液中的气泡粘附在物料表面导致的“缺树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浸润装置,包括:
浸胶组件,所述浸胶组件包括浸胶槽和设置于所述浸胶槽内的导辊;
两个喷胶组件,所述喷胶组件包括喷胶元件;
所述喷胶元件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出料侧,两个所述喷胶组件的喷胶元件相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有输料通道,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相对所述输料通道呈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相对所述输料通道呈20°~70°的角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胶元件的胶液喷射压力为3-15kg/cm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胶元件设置于所述浸胶槽的上方,且所述喷胶元件的喷胶口向下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润装置还包括相邻于浸胶槽设置,并与所述浸胶槽顶部相连通的溢流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胶组件还包括储胶槽、连接所述储胶槽和所述喷胶元件的输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胶管连接所述储胶槽的一端的管径大于连接所述喷胶元件的一端的管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喷胶元件背离所述浸胶组件一侧的夹轴组件,所述夹轴组件与所述导辊在纵向上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生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1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孔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组织石蜡切片承载装置用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