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3360.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4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涂志均;王立胜;陈建岳;王迪;王睿;邢思瑶;张玉虎;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源 残留 电压 降低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包括外部驱动模块、冷机接口模块、冷机DC/DC转换模块、冷机功能模块;所述外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冷机接口模块;冷机接口模块分别与冷机DC/DC转换模块和冷机功能模块连接;还包括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与所述冷机功能模块并联;所述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对冷机二次电源为非冷态高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实现成本低,有效减小了冷机二次电源对冷机二次地间的特征电阻,显著降低了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留减压降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降低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主要通过增大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对冷机二次电源间的特征电阻,或者选择具有冷态高阻特性的元器件实现冷机接口模块。
增大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对冷机二次电源间的特征电阻,一般采用在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串联电阻实现。在冷机工作时(即非冷机状态),会导致接口特性发生变化,降低接口可靠性。
选择具有冷态高阻特性的元器件,对元器件选用要求高,满足冷态高阻特性的元器件少,并且一般价格昂贵,采购渠道可能还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在不影响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特性的情况下,以一种低成本的方法降低了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提高了冷机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包括外部驱动模块、冷机接口模块、冷机DC/DC转换模块、冷机功能模块;所述外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冷机接口模块;冷机接口模块分别与冷机DC/DC转换模块和冷机功能模块连接;
还包括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与所述冷机功能模块并联;所述冷机接口模块输入端对冷机二次电源为非冷态高阻。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驱动模块输出电压至所述冷机接口模块的输入端,并具有驱动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为纯电阻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为单个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为多个电阻组成的串并联电阻网络。
进一步的,在冷机工作时,所述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为所述冷机DC/DC转换模块输出的负载,所述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需能承受冷机工作时的二次电源电压,同时需进行散热设计。
进一步的,应用所述冷剂残留电压降低模块后,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由降低为
其中Vout为外部驱动模块输出电压,Ri为冷机接口模块的输入端对冷机二次电源特征电阻,Rj为冷机二次电源对冷机二次地间的特征电阻,Rk为冷机残留电压降低模块在冷机二次电源与冷机二次地间的特征电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实现成本低,有效减小了冷机二次电源对冷机二次地间的特征电阻,显著降低了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机二次电源残留电压降低电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3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能器密封环
- 下一篇:利用变容管实现频率调谐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