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车载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484238.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4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崔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格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自适应 红外 光学 车载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车载镜头,属于红外镜头技术领域。该车载镜头包括镜筒和外壳体,镜筒的内腔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隔圈,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隔圈,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内部填充有散热柱,镜筒外圈设有红外灯层,红外灯层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红外灯。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孔内填充散热柱,提升镜头的整体散热效果;在镜头外圈设置有散热鳍片,提升红外灯使用时降温效果,使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配合透镜的光学温度自适应技术,保证镜头的最终成像质量,镜头整体结构简单、成像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车载镜头。
背景技术
红外镜头具有抗干扰性能好,晚间作用距离远,穿透烟尘、雾霾能力强等优点,将其用在汽车驾驶领域能够提高驾驶安全性,即使视线受到环境阻碍,如遇道路黑暗、有烟雾等,通过热成像,车辅夜视系统仍然能探测到前方行人,为驾驶员呈现清晰的前方路况。要实现最佳的夜视性能,将事故发生风险降到最低,热成像的准确度和长距离目标探测能力十分关键,这样才能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但由于红外镜头所用的材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较大,受环境温度和自身温升影响,光学材料和机械材料产生热胀冷缩,光学材料的折射率也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从而使整个光学系统的最佳像面发生偏离,降低了最终成像质量,反应在图像上使得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下降,降低了镜头的成像性能;
现有的提高成像质量的技术常使用光学温度自适应技术,采用特殊的光学材料及特殊的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利用光学材料热特性之间的差异,合理组合不同特征材料及光学元件实现温度自适应功能,使镜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例如-20°到+60°摄氏度)成像质量不受影响,但在温度较高时则效果不佳;
而车载镜头中经常采用主动红外摄像技术,这种主动红外技术是利用特制的″红外灯″人为产生红外辐射,产生人眼看不见而普通摄像机能捕捉到的红外光,辐射″照明″景物和环境,而镜头感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成像更加清晰,但由于红外灯长时间使用时发热量较大,温度时常高于60摄氏度,造成对镜头整体成像质量影响较大,所以车载镜头的散热效果对镜头最终成像质量具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车载镜头解决车载镜头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和自身温升造成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车载镜头,包括镜筒和外壳体,镜筒的内腔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设有第一隔圈,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设有第二隔圈,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内部填充有散热柱,镜筒外圈设有红外灯层,红外灯层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红外灯。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柱为金属材质或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灯层外圈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上部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设置在外壳体内的散热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外壁连接有一个以上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散热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三透镜为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为金属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格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格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484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碰撞保护船舶用橡胶护舷
- 下一篇:一种液压油箱及其法兰盘